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谈两汉文化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两汉的沙尘暴记录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
两汉时期新疆的经济开发
论两汉乡村社会中的里社
两汉北部边防若干问题之
两汉流民问题初探
论两汉赐爵制度的历史演
最新热门    
 
两汉边防战略思想的发展及其主要特征

时间:2009-7-24 13:53:19  来源:不详
“内有亡费之利,外有守御之备”。[3]对屯田的作用从理论上做了全面、深入的论述。认为开展军屯是对敌威德并行,一举两得,不仅可以节省军费,减少徭役,而且可以保护当地居民的生产,有助于加强边防力量,迫使敌军不战而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三)盐铁佐边。为反击匈奴,解决财政困难,保障军费开支,汉廷实行了战时财经政策。
桑弘羊提出,要想保障战争军费,必须广开财源,农商俱利,行盐铁、均输。他认为:“治家非一室,富国非一道。”[4]除了“使民务农”,还应发展工商业。他说:“古之立国家者,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市朝以一其求,致士民,聚万货,农商工师,各得所欲,交易而退……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故盐铁、均输,所以通委财而调缓急也。”[5]又说:“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器械完饰,蓄积有余。是以征敌伐国,攘地斥境,不赋百姓而师以赡,故利用不竭而民不知,地尽西河而民不苦。盐铁之利,所以佐百姓之急,足军旅之费,务蓄积以备乏绝,所给甚众,有益于国,无害于人。”[6]正是基于这种思想,他协助汉武帝制定并实行盐铁专卖和均输平准制度,并推行以“赀以征赋”、“算缗告缗”、“租及六畜”等战时经济政策,使国家的财政收入大量增加,为反击匈奴、统一边疆的战争提供了军费保障。
要之,由于汉武帝尊儒重法,奉行德治与法治并用、王道与霸道同施的思想路线,在边防战略的决策上有过许多重大举措。史称:“武帝情存远略,志辟四方,南诛百越,北讨强胡,西伐大宛,东并朝鲜。”[7]为此,又加强马政,发展骑兵,开创军屯,兴盐铁之利等。到西汉后期,虽然由于军阵数发,造成“官民俱匮”,但是对于开拓边疆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它不仅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推动了各族人民的合作、进步与民族融合,而且对于沟通中外交通、促进中外的联系与交流等,都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1] 《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
[2] 《汉书》卷六《武帝纪》。
[3] 《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
[4] 《盐铁论》卷一《力耕》。
[5] 《盐铁论》卷一《本议》。
[6] 《盐铁论》卷二《非鞅》。
[7] 《后汉书》卷九0《乌桓鲜卑列传》引蔡邕语。



 
由于长期战乱和自然灾害,东汉立国后,社会经济极度残破,尤以青、徐、兖、冀和三辅地区最为严重。至于汉朝与周边的关系,虽然联系相对增多,经济、文化交流较前进一步发展,但由于王莽在位时执行错误的边防政策,使许多原来与汉朝形成的臣属关系破裂。如匈奴利用东汉政权刚建无暇顾及边事,重新控制了西域及东北的乌桓、鲜卑等,对北部的边境常有骚扰。西北的羌族入居塞内后,也时有反抗。此时,边疆矛盾虽然还不甚尖锐,但也不可忽视。
在百废待兴的现实面前,东汉政权的创始者刘秀,不得不“拨乱反正”,调整政策,制定出有利于稳定统治、谋求长治久安的施政方针。这也就是刘秀自己所说的“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1]奉行“仁政”,采取“柔和”政策,是为了息肩养民,让社会恢复生机,最终达到稳定统治、边境安宁之目的。
东汉初期,在以“柔道行之”这一治国方针的指导下,曾采取过一系列恢复与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例如招抚流亡,赈济贫乏;释放与禁止杀虐奴婢;假民或赋民公田;减省租赋以及精兵简政等。体现在边防问题上,就是奉行保境安民、俱存不扰的战略思想。
保境安民,重守不重攻,这是东汉初期的一个重要思想。据载:“初, (光武)帝在兵间久,厌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自陇、蜀平后,非儆急,未尝复言军旅。皇太子尝问攻战之事,帝曰:‘昔卫灵公问陈,孔子不对,此非尔所及。’每日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故能明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虽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2]又云:“及关东稍定,陇、蜀已清,其猛夫将,莫不顿足攘手,言卫、霍之事。帝方厌兵,间修文政,未之许也。”[3]伏湛也曾说:“资用不足,不宜远征。”[4]基于这种思想,故光武帝从未无故主动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