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谈两汉文化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两汉的沙尘暴记录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
两汉时期新疆的经济开发
论两汉乡村社会中的里社
两汉北部边防若干问题之
两汉流民问题初探
论两汉赐爵制度的历史演
最新热门    
 
两汉边防战略思想的发展及其主要特征

时间:2009-7-24 13:53:19  来源:不详
宋汉,“前在方外,仍统军实,怀柔异类,莫匪嘉绩”。[3]汉安元年(142年) ,“赵冲为护羌校尉,冲招怀叛羌,罕种乃率邑落五千余户诣冲降”。[4]冲帝永嘉元年(145年) ,羌人反叛,“左冯翊梁并稍以恩信招诱之,于是,离、狐奴等五万余户诣(梁)并降”。[5]从建和三年至延熹二年( 149 —159年)的十年间,张奂、第五访及皇甫规等都先后实行过恩信招降的政策。汉廷实行恩信招降的原因,主要是当时有不少将吏主张“文德”,不尚“武功”,同时长期战争,使军费耗损巨大,造成国家财政极度困难。正如前引梁商所说:羌胡作乱,“难以兵服”,若动用武力,“转运日增,三军疲苦,虚内给外,非中国之利”。[6]
以夷制夷,是指汉廷利用少数民族制御少数民族的一种斗争策略,是通过武力解决边犯的手段。它肇源于频繁的民族战争,西汉时期就已存在,但统治者有意识、大量实行以夷制夷策略是在东汉时期。章帝死后,在窦太后听政期间,耿秉进一步明确提出了“以夷制夷”的思想。他说:“昔武帝单极天下,欲臣虏匈奴,未遇天时,事遂无成。宣帝之世,会呼韩来降,故边人获安,中外为一,生人休息六十余年。及王莽篡位,变更其号,耗扰不止,单于乃畔。光武受命,复怀纳之,缘边坏郡得以还复。乌桓、鲜卑咸胁归义,威镇四夷,其效如此。今幸遭天授,北虏分争,以夷伐夷,国家之利,宣可听许。”[7]宋意也认为,自汉朝立国以来,多次征发匈奴,“其所克获,曾不补害”。“今鲜卑奉顺,斩获万数,中国坐享大功,而百姓不知其劳,汉兴功烈,于斯为盛。所以然者,夷虏相攻,无损汉兵者也。”[8]二者都强调了以夷制夷的地位和作用。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当时无论对匈奴、西域作战,对羌人、南蛮作战,还是对乌桓、鲜卑的战争,汉廷通常都是利用“夷兵”。“以夷制夷”的方式有多种: (1)汉廷利用南匈奴打北匈奴、西羌和鲜卑。如和帝永元元年(89年) ,南匈奴出兵30 万骑兵协助汉军打击北匈奴。[9]安帝元初三年( 116年),“度辽将军邓遵,率南单于及左鹿蠡王须沈万骑,击零昌(羌)于灵州,斩首八百余级”。[10]( 2)利用鲜卑兵打南匈奴。如安帝永初三年(109年) ,南单于反畔,汉廷使车骑将军何熙等,将羽林五校营士及缘边10 郡兵2 万余人,“又辽东太守耿夔,率鲜卑种众共击之”。[11](3)利用乌桓兵打西羌、鲜卑。如安帝延光三年(124) ,“虔人种羌与上郡胡反,攻谷罗城,度辽将军耿夔将诸郡兵及乌桓骑赴击破之”。[12]顺帝阳嘉元年(132年)冬,耿晔遣乌桓兵“出塞抄击鲜卑,大斩获而还”。 




[1]  分见《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卷八七 《西羌传》、卷九0 《乌桓鲜卑传》。
[2] 《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
[3] 《后汉书》卷二六《伏侯蔡冯赵牟韦列传》。
[4] 《后汉书》卷八七《西羌传》。
[5] 《后汉书》卷八七《西羌传》。
[6] 《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
[7] 《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又《后汉书》卷47 《班超传》也说:“以夷狄攻夷狄,计之善者也”。
[8] 《后汉书》卷四一《宋意传》。
[9]  参见《后汉书》卷二三《窦宪传》。
[10] 《后汉书》卷八七《西羌传》。
[11] 《后汉书》卷九0《乌桓鲜卑列传》。
[12] 《后汉书》卷八七《西羌传》。

[1](4)利用蛮兵击西羌。如桓帝建和二年(148年) ,“是时西羌及湟中胡复畔为寇,益州刺史率板蛮讨破之”。[2](5)利用羌兵打羌人。安帝元初二年(115年) ,庞参将羌胡兵,与司马钧分道并击零昌羌。(6)利用西域兵打西域诸国。如顺帝阳嘉元年(132年) ,徐由遣“疏勒王臣发二万人击于阗,破之。”[3](7)利用蛮兵打蛮人。如安帝元初二年(115年) ,澧中蛮以郡县徭税失平而反叛,“州郡募五里蛮六亭兵追击,破之”。[4]大量史实表明,当时有的“夷兵”是配合汉军作战,听从汉军指挥;有的则单独出击,为汉军助战。东汉中后期,动用“夷兵”的情况,远较西汉为多,见于记载者,不下80 余次。凡遇重大战争,统治者往往都在“夷兵”上打注意。灵帝中平年间,羌犯三辅,形势危急,汉廷在研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