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大宗商品、商税和市场制
地主、农民和市场的关系
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概貌
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巨大
域外市场与对外贸易的拓
边境市场的开放和统制
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
汉代专业农户的商品生产
内廷与市场:对唐朝“宫
晚唐五代敦煌贸易市场的
最新热门    
 
城区市场的建置和管理

时间:2009-7-24 13:53:25  来源:不详
文化中心。咸阳城区的商业市场,除“咸阳市”外,还有“直市”、“平市”等。所谓“直市”,即物无二价的市场。 
西京长安:自汉高祖定都后,于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立大市”[6]。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起“长安西市”[7]。俟后,随着长安城的人口增多,规模扩大,城区商业市场日益得到发展,出现了“九市”。如据《三辅黄图》及《汉宫阙疏》记载: 
  
长安城中,经纬各长三十二里十八步,地九百七十二顷,八街九陌,三宫九府,三庙,十二门,九市,十六桥。 
长安有九市,各方二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市。 
长安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汉城长安的“九市”,据陈直先生说:“今可考者有柳市、东市、西市、直市、交门市、李里市、交道亭市七市之名,此外尚有“高市”[8]。这“九市”中的东市,或即高帝六年所设的“大市”;“西市”为惠帝六年所设,当无可疑,地处醴家坊;“交门市”在长安渭桥北头;“孝里市”在雍门东;“交道亭市”在便桥东;“柳市”在细柳仓[9];“直市”在富平津西南二十五里,因物无二价,故名。除此之外,见于记载的长安郊区还有“槐市”。如据《三辅黄图补遗》引《艺文类聚》云:元始中起堂、辟雍,“列槐树数百行为隧,无墙屋,诸生朔望,各持经书及其郡所出货物于此买卖,号槐市”[10]。在长安的这些市当中,可能规模较大的是东市、西市。故王莽改制时,特将东、西二市与其他五个都会的市官进行改制。如《汉书·食货志》说:“更名长安东西市令及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东市称师,西市称畿。” 
    东京洛阳:位居中原,“超大河,跨北岳”,地理位置重要。东汉在这里建都后,规模扩大,南北长约九里,东西宽约六里。蔡质《汉仪》云:“洛阳二十四街,街一亭,十二城门,门一亭。”城区建置比较规范。《太平御览》卷191陆机《洛阳记》载: 
      
(洛阳有三市):金市在大城西,南市在大城南,马市在大城东。 

但同书卷827引《洛阳记》又云:洛阳的三市是:“大市名金市,在大城中,马市在城东,南市在城南。”二处的市名、方位各记载不一,然数量相同。说洛阳设三市,这可能是就比较重要的市而言,实际上的数量可能不至此数。东汉永平五年(公元63年),洛阳“立粟市于城东”[11],就是明显的一例。于此说明,洛阳至少也有四市也。 
秦汉时期,在咸阳、长安、洛阳等国都、京畿所在地所设的市场,具有规划整齐、店铺林立、商贾济济、货源充足,商业繁荣的特点。它既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及商贸中心,又是著名的国际性都市。司马迁在《货殖列传》说:“通邑大都”,包括长安在内,市场上的商品丰富多彩。如酒、醋、酱、牛肉、猪肉、粮谷、薪蒿、枣、栗、鱼类、帛絮、细布、榻布、文采、皮革、舟车、竹木、油漆、染料、丹沙、铜器、陶器、铁器、毡毯等等。城内的工商业种类甚多。至少涉及酿造业、粮食业、饮食业、水产业、果品业、蔬菜业、皮革业、油漆业、染料业、杂货业、屠宰业、纺织业、治金业等。在长安市场上,还有西城各地的良马、珠宝、香料、瓜果、豆类等。如大宛的天马、葡萄、苜蓿;塔什干的石榴。罗马的火烷布,安息的狮子、胡桃,条支的大鸟,身毒的琉璃等,“殊方异物,四面而至”[12]。丰富了长安市场的商品种类。中国的丝绸、金器为外商所爱好。由于市场繁荣,长安涌现了一批大商人。如长安卖丹的王君房、卖豉的樊少翁等。各地来到长安的商人亦多,不少国际商贾云集于此。长安市场一片繁荣。前引班固《两都赋》和张衡《西京赋》对此都已做了生动描述,所谓“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瑰货方至,鸟集麟萃,鬻者兼赢,求者不匮。”城池雄伟,市场宽阔,人流量大,市场兴旺。汉代长安市场之所以繁荣,一是它为京师所在地,城市规模大,人口众多,社会各阶层人群的消费量大,有较强的购买力;二是地处关中平原,有丰富的农副产品和矿产资源为工商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三是交通方便,四通八达的道路为物资、商品的进出提供了条件。不仅长安市场繁荣,东汉的京城洛阳也不例外。凡生活、生产资料的商品,市场上均有出售。值得注意的是,京师市场的经济意义似乎侧重于消费性质。市场上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