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大宗商品、商税和市场制
地主、农民和市场的关系
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概貌
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巨大
域外市场与对外贸易的拓
边境市场的开放和统制
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
汉代专业农户的商品生产
内廷与市场:对唐朝“宫
晚唐五代敦煌贸易市场的
最新热门    
 
城区市场的建置和管理

时间:2009-7-24 13:53:25  来源:不详
由。 




[1]《盐铁论·通有篇》。
[2]《汉书》卷53《景十三王传》。
[3]《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4]《居延汉简甲乙编》37·29。
[5]《史记》卷91《黥布传》载随何曰。
[6]《后汉书》卷82《蓟子训传》。
[7]《三辅决录》附黄奭辑本。
[8]《居延汉简甲乙编》270·20。
[9]《史记》卷92《淮阴候列传》。
[10]《汉书》卷67《梅福传》。
[11]《汉书》卷76《尹翁归传》。
[12]《后汉书》卷67《党锢传》。
[13]《华阳国志·蜀志》。
[14]《汉书》卷12《平帝纪》。
[15]《后汉书》卷31《孔奋传》。
[16]《西京杂记》、《汉书》卷28《地理志》。
[17]《汉书》卷28《地理志》。
[18]《史记》卷97《郦生陆贾列传》。
[19]《汉书》卷28《地理志》。
[20]《汉书》卷28《地理志》。
[21]《汉书》卷94《匈奴传》
[22]《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403页。

(二)有关城区市场的规划与建设
 
大凡城区市场,都有一定的规划和布局。《周礼·考工记·匠人》说:“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这是讲周王朝国都建筑的规划与布局,即左为祖庙,右为社(土地神),前面是国王居住、办公的“朝”,后面是市场。在城的道路规划上,也是以宫室为核心的对称轴棋盘式格局,以宫室为主体的思想非常明显。又据《银雀山竹简·市》曰:“国市之法,外营方四百步。”即市的外围墙每边长四百步,对市场占地面积有一定要求。当时市场的结构是四周筑墙,成正方形,市有市门,市内有路,市肆中有列市和亭等组织。
先秦时期“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这一布局,到秦汉时期已有改变。例如:汉代长安“九市”,就非皆为“面朝后市”,而是散布在长安城的各个方位。当时南越国城和其他一些城市也不乏存在城郊立市的例证。东汉洛阳的“三市”,亦有建在城郊者。两汉统治者设市,并没有绝对在宫城的后面,表明此时对市的规划,已突破了《周礼》的有关规定。但有些方面仍然继承了先秦旧制。在城内,对宫殿区、居民住宅区和商业市区的划分同样较为严格,市的四周有围墙,和宫、里有明显界限等。
秦汉时期对市场的建设颇为重视,且逐渐走向健全和完善。首先,当时的城区市场,一般有圜、阓、列肆、隧、廛、市楼等建筑设施。
官府为便于对商业活动的控制和管理,当时将“市”与“里”分开,在市的四周建有围墙,称为“圜”。《古今注》曰:“圜,市之垣也。” 圜所圈围的市区,一般呈正方形的建筑格式。这可从四川出土的汉代《市井》画像砖中得到反映。
市区因垣墙围绕,为供人们出入,设有市门,叫做“阓”。《古今注》曰:“阓,市之门也。”四川广汉县出土的《市井》画像砖左边有门垣,其上有隶书题记“东市门”三字。新繁县出土的《市井》砖上,四周市垣环绕,三方设门(每门三间),东西相对,左边市门内隶书题记“东市门”三字,北边市内有隶书题记“北市门”三字[1]。此为市场有门的实证。市门每天按时开关。《太平御览》卷39引《风俗通》云:“市买者当清旦而行,日中交易所有,夕时便罢。”罢市即关门。看守市门者,有“门卒”。据载:西汉末年的梅福弃官之后,就曾变易姓名,“为吴市门卒”[2]。《史记·货殖列传》说:“刺绣文不如倚市门。”说明“市门卒”虽然地位不高,但也还享有一定的待遇。
市场内部,为便于顾客买货和官府控制、检查,凡同类之商品,鳞次栉比,各自排成行列,这种行列称为“列肆”、“市列”。这在第三章已有详论。
在市区一般都建有商人贮存货物的地方,这就是“廛”。班固《两都赋》云:“旁流百廛”。李善注曰:“廛,市场邸舍也。”又新繁县出土《市井》画像砖,在列肆后面靠市墙的房屋建筑,隐约可见屋内有堆积之物,似乎也是廛。廛或邸舍是富商大贾存放货物的仓库。商人“废居居邑”,“积贮倍息”,以便待时出售而求利。
在市区内还建有“市楼”,又称“旗亭”。《三辅黄图》卷二曰:“市楼皆重屋。”又曰:“旗亭楼”。“市楼有令署,以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