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经史之学与文史之学
唐前期的太子问题及其政
《张居正》引发文史之争
安史之乱后粟特胡人的动
“八王之乱”爆发原因试
八王之乱中的寒门人士
《代歌》、《代记》和北
“八王之乱”与禁卫军权
频婆果考——中国苹果栽
谢国桢先生治史之经历与
最新热门    
 
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财政集权的演变与消长

时间:2009-7-24 13:53:37  来源:不详
荡不安的政治局势更为恶劣。
    在国库体制方面,唐承前制,国库与皇室内藏(内库)钱物出纳均予划分。唐朝以左右藏为国库,属太府寺管辖,有一套精密的体系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左藏掌管收纳租调之人,右藏掌管常贡物品。左藏的支出、主要是维持朝廷各中央政府机关的运作开支,右藏的支出则是专供皇室消费挥霍的。此外,宫内还设有内藏,这是由宦官所管理的皇帝私库。内藏财物从国家财赋中调拨。负责掌管宫廷消费支出的内府局(隶属内侍省)将皇室所需的钱帛粮谷“具其品秩,计其多少,春秋二时,宣送中书。”③
    天宝末,“妃御承恩多赏赐”,玄宗“不欲频于左右藏取之”,身兼多个财经使职的佞臣王鉷,为迎合人主之意,将原本应贮于国库之钱物转入皇室的大盈内库,成为皇帝的私财。玄宗因此“以为鉷有富国之术,利于王用,益厚待之”④。此风一开,以后谄佞之徒,无不效尤,体制纲纪之破坏,莫此为甚。
安史战乱陡起后,国家财政由是拮据,朝廷压缩政府的正常开支来满足宫廷的靡费。度支、盐铁使第五琦为了禁止京师的豪吏骄将到国库强索财物,求取无节,“乃悉以租赋进人大盈内库⑤。第五琦本要借天子的权威来保护国库的财赋,但从此上供的租赋都变成皇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唐会要》卷八七《转运盐铁总叙》。
    ②  《旧唐书》卷一○五《王鉷传》。
    ③  《旧唐书》卷四四《职官三》。
    ④  《旧唐书》卷一○五《王鉷传》。
    ⑤  《旧唐书》卷一一八《杨炎传》。
 
私藏,且“天子亦以取给为便,故久不出”,不但保护不了国库的财赋,还造成“天下公赋为人君私藏,有司不复得窥其多少、校其赢缩”①的局面,遂使内藏在国家财政上的地位超出左、右藏之上,中央政府国库名存实亡。此外,由于国家财政与皇室经费从此混同,中央政府的预算与审计制度遭受严重破坏,内库由皇室随意支出,财赋靡费无数,更加重了财政危机。更糟的是,由宦官掌管大盈内库,等于为他们控制国家财赋大开方便之门,以致“中官以冗名持簿书,领其事三百人,皆奉给其间,连结根固不可动”②,不但使财政制度更为紊乱,还助长了宦官集团的势力,使安史之乱以后宦官弄权的局面更加恶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资治通鉴》卷二二六,代宗大历十四年。
    ②  《旧唐书》卷一一八《杨炎传》。
四、恢复户部职权,奠下中晚唐财政三司格局的基础
 
    肃宗在位时,乱事未平,无力兼顾财政的改革,可想而知,朝廷虽然推出了一些财经政策,但都是些治标的救急措施,没有太大的成效。及代宗朝刘晏主理财政后,在赋税方面开始作一些局部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③大历十四年(779),德宗即位,在政治和财政上“思有变更”④。同年,授杨炎为相,积极改革国家财政制度。崔瑞德(Denis Twitchett)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参阅拙文《两税非为党争之产物——从肃、代二朝财政改革对推行两税法的意义谈起》,见《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4期,第71—78页。
    ④  《旧唐书》卷三《德宗纪下》,卷一二《德宗纪上》。
 
无庸置疑的,当德宗登基之甫,便已决心重振李唐皇权,而要达致此一目的,则必须先巩固中央政府各官僚机构的权力,削除过去实行食盐专卖政策下各种使职的财权和制止太监干预财政的现象。杨炎的财政改革正是为此而进行的。①
    诚如崔瑞德所言,杨炎在大历十四年十二月上书德宗,针对二十年来“以五尺宦竖操邦之柄”②控制大盈内库,操纵国家财赋的弊政,陈其利害:
    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