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双百”方针1957年被中
建国初期的政府与私营工
钱穆与科学史学之离合关
试论1949—1951年中国的
1958年炮击金门前中国是
1953年朝鲜停战:中苏领
清代中期(公元1726—1
从18—19世纪中国史研究
两种思路的碰撞与历史的
16至18世纪史研究的学派
最新热门    
 
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

时间:2009-7-24 13:56:30  来源:不详
孔子纪年"[39]。
    

  四
     
    不过也应当注意,在普遍向西转追随世界主义的大势背后,又隐藏了相当深的民族主义取向。一个有相当长历史的民族,在面临内忧外患的危机时,有一些人常常会考虑,如何在所谓的"现代"中保存"传统",因为这里所说的传统,不仅仅是一些历史的遗迹、一些民间的习俗、一些民族的观念,而且意味着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存在的基石,它虽然是一些象征、一些记忆、一些语言符号,但是正是在这里储存着大量的"记忆",当这些记忆被呼唤出来的时候,拥有共同记忆的人就会互相认同。因此,保存还是遗弃这些传统,对于民族来说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传统之能否延续,端赖以下四个因素:首先是共同生活的地域,失去故乡的民族往往很难保持其传统,所以处在"飘泊"中的民族,为了生存,其传统常常会被异文明吞噬, 尽管在理论上,"流亡"可以使人拥有两个文明和两个传统,但两个传统和两个文明的互相冲突,却有可能使流亡者根本没有基本立足空间,反而变成既没有历史又没有传统的人;其次是共同的信仰,失去共同信仰的民族就失去了强有力的维系,成为取向岐异的松散群体,不再信仰同一种价值的人们可能会四分五裂,尽管自由是每一个人的需要,但是价值观念的共同取向一旦丧失,个人在社会中将感到异常寂寞和孤单;再其次是共同的语言,拥有共同的语言的沟通是互相认同的重要基础,无论在什么地方,语言仿佛徽章,"乡音"仿佛通行证,它常常是使操一种语言的人获得安全感和亲切感的重要因素,失去共同语言的人群就不再是一个民族,特别是共同拥有的这种语言背后,还有共同的价值取向,所以"失语"就意味着传统的崩溃;最后,共同的历史记忆,历史记忆储存在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不同的历史记忆确定了不同的根,当人们在心灵深处发掘它的时候就叫"寻根",在寻找共同的根的时候,人们发现自己是一棵树的枝叶,尽管四面八方伸向天空,但归根结底是一个根,"本是同根生"的象征意义可能就在这里,所以寻根是极重要的重新认同。
     
    在十九世纪末,特别是1895年以后,中国人在极度震惊之后,突然对自己的传统失去了信心,虽然共同生活的地域还在,共同使用的语言还在,但是共同的信仰却开始被西洋的新知动摇,共同的历史记忆似乎也在渐渐消失[40]。当时常用的"保国保种保教"一词背后,有着相当深的忧患和悲凉。以后,忧患和焦虑、悲凉和紧张仿佛一天紧似一天,康有为等人的"公车上书"则最集中地表现了这种无以自处的彷惶和紧张,他们要求的鼓天下之气、下诏罪己同雪国耻,扶圣教而除异端,看上去是促进世界主义,使中国以富强进入普遍的现代性中,然而,里面所包含的国族认同、传统振兴的希望,在最激烈的情绪支持下,正好刺激着最激烈的民族主义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41]。有的人已经看到了最深层的隐忧,这一年,宋育仁在《泰西各国采风记》中表示,如果西学和西教影响扩大,势必动摇中国传统的基础,也动摇传统中国的宇宙观和价值观[42]。

   五
     
    但是,也应当指出的是,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非常复杂。通常,对待异类文明的冲击,一个拥有相当悠久历史传统的文明,通常会有两种反应,一是采取普遍主义的态度,欢迎这些似乎不容置疑的知识、思想与技术,使自己融入世界,一是采取特殊主义的态度,拒绝这些会瓦解和动摇固有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东西,激起激烈的民族主义和保守主义。可是,在中国、在中国知识界、在几乎每一个中国士人心里,都不是非此即彼的民族主义或世界主义。尽管我们说西方的冲击在中国激起了民族存亡的忧患和民族主义的热情,不过,在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背后,偏偏又可以看到非常奇特的世界主义背景。这当然有历史原因,因为在传统中国的世界想象中,始终有"天下一家"的世界主义意识和"心同理同"的普遍真理观念[43]。当然,十九世纪以后,以中国为宗主国的"朝贡制度"以及传统关于"天下"的想象逐渐瓦解和消失,不仅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诸强开始进入中国,就连过去似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