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双百”方针1957年被中
建国初期的政府与私营工
钱穆与科学史学之离合关
试论1949—1951年中国的
1958年炮击金门前中国是
1953年朝鲜停战:中苏领
清代中期(公元1726—1
从18—19世纪中国史研究
两种思路的碰撞与历史的
16至18世纪史研究的学派
最新热门    
 
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

时间:2009-7-24 13:56:30  来源:不详
明输出位置的大帝国,真的被"虾夷"打败了,1895年,中国不得不向日本割地赔款,大国在小国的炮口下签订城下之盟,这种忧郁激愤的心情和耻辱无奈的感觉,才真的刺痛了所有的中国人。不要说那些一直激烈要求变革的人,就连今天被视为"保守"的那些官员与知识人,在那种情势下,心灵受到的震撼也是今人很难体会到的。这一年的六月十九日,浙江学政徐致祥上了一份奏折,痛苦地说道,"今日中倭之事,战不成战,和不成和,实古来未有之创局",为什么?这就是因为这个使中国处于极度难堪的对手,居然是过去被称为"虾夷"的"蕞尔小邦"日本,"往岁英法犯阕,不过赔千余万两,添设通商口岸二三处而已,未闻割地以求成也,今倭一海岛小国,以中国之全力受困东隅,国将何以为国"?在"国将何以为国"几个字的背后,可以看到他们按耐不住的愤懑和痛苦的心情[13]。
     
    "心情"只是一个描述感性的词语,但"心情"如果成了社会上一种普遍弥漫的情绪,却是促成理性思索的背景,思想史不能不注意心情的转化。正是在这种普遍激愤和痛苦的心情中,再保守的人也都希望变化自强,只是自强的思路与激进的人不同。就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不久,翰林院掌院学士宗室麟书就向皇帝呈进冯煦的《自强四端》,提出要行实政、求人才、经国用、恤民生,他虽然批评那些激进改革者是"必将曰变西法也,开议院也,理商务也,兴工政也,举数千年先王相传之法,一扫而灭之,唯西洋是效",但是,他的想法并非不改革,而是要先把自己国家内部变得强大而有序,所以叫"自强之策不在战胜乎边圉,而在敬胜乎庙堂"[14]。这一年的六月初六,广东巡抚马丕瑶也上书,提出十条建议,即"圣学宜懋修","民心宜固结"、"言路宜广开"、"政务宜崇实"、"疆吏宜慎择"、"将才宜豫储"、"水师宜巡洋"、"陆师宜精练"、"使臣宜博访"、"华商宜保护",虽然他把中国自己的思想学说与意识形态还是放在了自强必须的首位,但是,这里已经有了相当开明的想法,像 "言路宜广开"一条,已经建议中国广开报馆,不仅使人可以知道"各国新闻","不出庭而天下利弊时如指掌",而且还能实行舆论监督,"使内外臣工,群畏清议,贪酷之风,赖以稍戢",而"使臣宜博访"一条,则指出清朝官僚出使者不通洋务,而外国使节则"能读中国经史,于奏章、舆地、民情,津津乐道"[15]。在这种普遍的心情之下,"自强"成了中国人的共识。尽管早就有人反复说"自强"[16],不过看来,直到这一年,"自强"才真的成了朝野上下的普遍观念。无论是激进者的自强,还是保守者的自强。
     
    有趣的是侵入中国的西洋列强也在不断给中国人出主意,希望中国依照西洋的模式很快富强起来。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前,这一年的1月20日,传教士李佳白(Gibert Reid)拜访翁同?,2月5日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又去见张之洞鼓吹变法,2月28日又去见张荫桓,再次讨论大局安危和改革策略。而另一个英国使节欧格讷,不仅对翁同?说中国有被瓜分的危险,而且在这一年的十月末当着恭王的面,直率地指出"今中国危亡已见端矣,各国聚谋,而中国至今熟睡未醒,何也?"甚至直截了当地斥责恭王如果有病,精力不济,就赶快退位让贤,请"忠廉有才略之大臣专图新政,期于必成"。促进中国变法自强的原因呢?据他说,是因为英国来华的生意人希望中国富强无危险,未来华的生意人也希望中国富强无危险[17]。所不同的只是,中国人讲变法,心里先有一个民族自强以与外国相颉亢的意思,而西洋人则在推行普遍主义的西洋道路,也希望中国加入全球政治与经济后在规则内游戏,所以他们希望中国的变法中,以兴铁路为第一,以练兵为次,"中国须参用西员,兼设西学科"[18]。

  二
     
    正如前面说的,甲午乙未之间,沮丧、愤怒、激动的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