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双百”方针1957年被中
建国初期的政府与私营工
钱穆与科学史学之离合关
试论1949—1951年中国的
1958年炮击金门前中国是
1953年朝鲜停战:中苏领
清代中期(公元1726—1
从18—19世纪中国史研究
两种思路的碰撞与历史的
16至18世纪史研究的学派
最新热门    
 
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

时间:2009-7-24 13:56:30  来源:不详
里说的,"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则甲午一役始也"[23],也正如何启、胡礼垣《新政始基》所说的,甲午一战实际上是分界线,"未之战也,千人醉而一人醒,则其醒者亦将哺糟啜醴,宜其醉醒无时也",但是"一战而人皆醒矣,一战而人皆明矣"[24]。但是,这种苏醒好像不是自然的苏醒,而是被某种惊人的声音突然从睡梦中惊醒,乍一醒来的人,有几分恼怒,几分惊慌,还有几分茫然,就像光绪皇帝的醒悟,就似乎象征着整个中国的一种反应,就是在惊慌失措以后的紧张和焦虑,这种紧张和焦虑的反应,恰恰导致了后来一系列激烈改革甚至革命思路和策略的出现。
    

 三
     
    彻底改革突然成了上下的"共识",激进情绪突然成了普遍的"心情",曾经是顽固保守的官员、给中国带来压力的洋人、对国家积弱状况并无深切了解但是有切肤体会的平民百姓,以及始终自觉承负着使命的知识阶层,似乎在1895年的刺激中,一下子都成了"改革者",而改革趋向竟是相当一致的向西转。
     
    这一年,王同愈路经杨村,拜见袁敬孙,袁给他看郑观应所著《盛世危言》,他觉得这书"深切时务,洞烛利蔽,国家诚求富强,舍此奚择哉?"于是作书致缘督同年,并附此书"转达常熟师,进呈黻座。一人独端于上,幡然大改前辙,富强之效,不难速致也"[25]。其实,"盛世"一词当然是自欺欺人的说法,不如此则有违碍之嫌,而"危言"却是实在的,不用危言耸听的高声来唤醒国人,知识阶层担心不能奏效。于是那个时代,各种大胆的思路都开始出现,而对于传统的怀疑和对于历史的批判,也开始越来越激烈。在这一思想转型的背后,有两种观念已经不言而喻地成了人们思考的基础,一个是普遍的世界主义观念,在弱肉强食的现实支持下,在成王败寇的心理刺激下,人们相信世界必然向一个类似于西方列强的方向发展,中国也不例外;一个是个别的民族主义观念,人们相信只有民族与国家的强大,才能够与列国一同存在于世界的现代秩序内,中国当然也不例外[26]。
     
    我们知道,本来中国的士人还对自己的传统抱有希望,至少在民族自尊还能维持的情况下,他们还希望以先王之旧法开后世之新政,所谓"西学中源"的命题一直在维持着这种思路,而"中体西用"的口号也一直在坚持着这种对传统的希望。但是,从1895年这时候人们却开始倾向于承认,也许是痛苦地被迫承认,至少在实用知识与技术层面上,西洋是比中国强,甚至东洋也比中国强,也不能不承认中国必须改革,而且改革的方向就是学习西洋甚至是仿效东洋。代表清廷签署马关条约的李鸿章,也不由得承认"我国必宜改变方能自立"[27]。
     
    如果回顾历史,可以看到一个深刻的曲折,从明末清初面对西洋新学时士人关于"西学中源"的历史制作,到阮元《畴人传》中所表现的对天文算学的实际重视和对西洋学术的习惯蔑视,以及李锐、李善兰等人试图在算学上超越西洋学问,从冯桂芬《采西学议》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到张之洞等人的"中体西用"[28],在面对西方文明时,中国大体上都是坚持克拉克(Edward A.kracke)所说的,"在传统中变"(change within the tradition),可是,1895年以后,在这种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着西方式的"现代"转化,出现了"在传统外变"(change beyond the tradition)的取向。当然,其中最有名的例子是康有为的"新政"。在这一年的5月,康有为第三次上书光绪,接着,发生了"公车上书"事件,8月,康有为等成立强学会,12月,包括了汰冗员、改科举、办学堂、修铁路、开银行等等措施在内的新政诏书十二道拟出。其实戊戌变法的根已经种下,而思路也不知不觉中向西转,举一个例子,就连西洋提倡开会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