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20世纪中叶联合国关于“
十一世纪初的天书封禅运
20世纪20年代胡适对于国
21世纪中国史学遐思
20世纪美国对中国史学史
没有理论就没有历史科学
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理论的
上世纪初叶日本疑古史学
最新热门    
 
20世纪30年代关于奴隶社会的论争

时间:2009-7-24 13:58:05  来源:不详
与中国奴隶社会》这篇恢宏然而冗长琐碎的力作中,他罗列了大量文献资料,试图构建自己的奴隶社会学说体系。

他说,奴隶社会开始于半开化时代末期,发展和完成于文明时代初期,然而奴隶,却在半开化时代中期便发生了。半开化时代中期的特征为畜牧与农业的开始。按照这种标准,夏代至早是属于半开化时代的中期的末叶,已成立阶级及国家,是族长制或家长制奴隶社会,即“原始共产社会崩坏以来的长时期的渐次发达的奴隶社会底发生期。” 商代是半开化时代末期,利用了铁,在渤海岸商业更盛,奴隶更多了,并使用于耕田,又有了文字记录,但还没有文章作品,故没有进入文明期。“但商周之际,由族长制奴隶制推移到商品生产的奴隶制,经济的进步,使文章作品最初以诗的形式记载下来。”

周初进入文明时代。周代铁与奴隶广泛利用,已发生奴隶买卖,农业与手工业有了大分工,商人阶级有了重要的地位,高利贷资本与财产及人身的抵押鼎盛。

由春秋战国一直到代,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期和成熟期,诸子百家成为奴隶文化最光辉的代表。 秦汉两代是奴隶社会的烂熟时代及变化时代。

东汉末年到三国初年,是奴隶社会的停滞期与消灭期的开始。三国及西晋,则是它的盛兴期,而五胡乱华以后便结束了它。

总之,“中国奴隶社会由半开化末期的夏代发展,经过文明时代初期的西晋而灭亡。”他这种到西晋时代仍是奴隶社会的意见,曾得到倪今生赞同[15]。

王宜昌将中国奴隶社会划分成前后相接的不同段落,然后再具体论述不同段落的状况,是值得肯定的。而且,他论述的具体历史内容,从生产工具到文学艺术,从商人资本到民族关系,非常全面。后世的魏晋封建说,他已经有所论述。但是,他也表现出很明显的生拉硬套的问题。这一点,在论述渤海与中国奴隶制的关系时,表现得尤其突出。 王宜昌的研究特点,是把社会因素的分析与地理环境的考察联系起来。他选择的地理环境,便是渤海。他这样做,显然是出于地中海之于希腊罗马的重要。因为地中海在希腊罗马的奴隶制度上发挥过重要作用,所以,他便也要为中国的奴隶社会安排这样一个地理环境上的背景,而渤海恰好符合他的思想。他说:“渤海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地理基础,如果中国人古代没有渤海,像北美古代没有内海一样,或许便没有奴隶社会的发展,而和印第安人一样停滞于原始共产社会以至今日。”[16]

如此看重渤海的作用,在当时独树一帜,其思考的角度及分析也确实富有启发性。但是,恰恰在最具有特点的地方,他的公式主义毛病反映得最明显。例如,他说中国奴隶社会的地理基础在黄河流域和渤海周围,由周秦汉以至西晋,国家中心都在中原之地,而东晋以后封建社会的地理基础则在长江流域和东南海,故长江流域得到开发[17],就使人觉得是强环境来就我。实则,文献记载的中国文明起源主要是在西部,距渤海很远,很难与其联系上。为此,王宜昌又不得不将黄河扯上,而这便又使他的渤海说显得牵强了。其实,不论渤海还是黄河,中国古代没有古希腊罗马那样的海洋环境,因而不存在大规模海外贸易的事实。 再一点,就是王宜昌所罗列的那些奴隶,基本上都是家庭奴隶,而不是生产奴隶。这一点,当时曾倍受奴隶社会否定论者的指责,认为是他的一个大把柄,王宜昌本人也予以承认。不过,他认为家庭奴隶劳动是马克思所说“以直接生活资料之生产为目的”,因而也可以造成奴隶社会[18]。对此,当然可以讨论,但是家庭奴隶毕竟不同于生产奴隶,对二者的差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理论意义,王宜昌显然不够重视。事实上,奴隶构成上的差异,正是区别中西奴隶制不同特征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新生命》派陶希圣的主张。

陶希圣的思想来自大革命时期的国民党左派,政治上则处在由左向右转的过程中。他是“新生命派”的首脑。所谓“新生命”,过去都指为《新生命》杂志,实则,陶希圣与这个杂志关系不大。与他有关系的,是新生命书局,而这家书店基本保持着国民党左派的色彩。搞上述史实,可以顺理成章地回答陶希圣何以标榜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陶希圣原本对奴隶社会采取回避态度,所以何干之《中国社会史论战》及后来的一些学者曾把他列为否定论的代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