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战国秦汉小农家庭的规模
“无任”与“五任”——
“五祀”祭祷与楚汉文化
荀子对思孟“五行”说的
再论“五行”与“聖智”
从上博简《民之父母》“
反思与重构:从“五四”
从科学与人生观之争看后
“五德”论
儒学五四危机新探
最新热门    
 
“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坛与西方现代史学

时间:2009-7-24 13:58:07  来源:不详
上形成规模宏远的史学流派的,非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差不多仅实证主义一家。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因前述西方史学思潮的影响外,更主要的乃是受本民族文化演变特点制约的结果。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经验表明,任何外来文化的输入,必须在本国文化的土壤中找到其适合的生长点,才可能产生持久的生命力。对此,当时不少学者已有相当理智的认识。如王国维即指出,西洋思想“即令一时输入,非与我中国固有之思想相化,决不能保其势力”[33]。陈寅恪也有类似的看法,曾说:“窃疑中国自今以后,即使能忠实输入北美或东欧之思想,其结局当亦等于玄奘唯识之学,在吾国思想上既不能居最高之地位,且亦终归于歇绝者。其真能于思想史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术,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也。”[34]西方史学输入后的命运自然也是如此。实证主义史学所以能成为“五四”以后数十年间我国史学界的一种时尚,并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治史成就,很重要的原因,乃在经过国人的吸收和改造,它已找到了与中国传统史学的结合点,特别是其所强调的依据经验事实或史料恢复历史真相的主张,和传统史学注重记载历史与考实的“求真”精神不谋而合,而其形式逻辑的归纳演绎与清乾嘉朴学的考据方法尤有相通之处,正是在这两者相互沟通的基础上,才形成了我国现代史学史上影响深远的科学方法派、古史辨派和新考证派等史学流派。相比之下,美国“新史学”等虽然传入之后一度在史学理论界影响甚大,其治史眼界和方法也不乏较西方传统实证史学更具远见的地方,但由于这种新史学观念与中国传统史学的范式差距较大,一时难以找到较切实的结合点;同时,也由于“五四”时期中国的现代科技和社会科学尚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而无法如美、法等国那样为“新史学”的实践提供较为坚实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法论成果,甚至缺乏为一般社会理解和接受的基础(因科学水准低),这就使得其影响力始终只能停留在思想面,而很难在中国现代史学的实践中扎下深根并结出可观的成果。
    可见,“五四”时期中国史坛对西方现代史学的引进消化,并非一种单纯的被动反映,而是一个中西文化在交互碰撞中不断趋于理性融合的过程,其间的功过得失,对于今日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的历史科学建设,依然可以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注释:
    [1] 本文对“五四”时期西方现代史学输入特点和实际影响的考察,限于非马克思主义的西方现代史学理论和方法。
    [2] 参见林子勋:《中国留学教育史(1847—1975)》,台北华岗出版公司1976年版。
    [3] 此据华美协进社编《中国留美学生硕士、博士论文目录(1905—1960)》,参见台湾书店1980年版《近代中国教育史料丛刊·留学教育(一)》。
    [4] 据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欧洲历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大致从十九世纪最后十年才真正开始形成,而且法国和德国处于领先地位”,而英国伦敦大学在二十世纪初年,“每隔一年才有一名历史系的毕业生”。(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86页)
    [5] 马叙伦:《北京大学研究所整理国学计画》,见《新教育》三卷4期,1921年。
    [6] 朱希祖:《北京大学史学系过去之略史与将来之希望》,见《国立北京大学纪念刊》第三册,台北传记文学社1972年影印本。
    [7] 李思纯译:《史学原论·译者弁言》,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第2、8页。
    [8] 王庸:《欧史举要》,《史地学报》一卷1号,1922年。
    [9] 梁启超:《欧游中之一般观察及一般感想》,见《梁任公近著》第一辑。
    [10]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见《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第80页。
    [11] 参见杨豫:《西方史学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5页。
    [12] 据译者序,本书于1922年已译成,1923年复加润饰定稿。
    [13] 李思纯译本《史学原论》,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第1页、原序、第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