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从国际“反修”到国内文
参与“文革”的外国人
“文革”时期“评法批儒
近距离观察文革——学生
1976年的低级稳定 文革
最新热门    
 
对后文革时期中国近代史学研究状况的反思

时间:2009-7-24 13:58:16  来源:不详
等等。
  视角不同,导致我国出现多元史学:中国文化本位论者、近代化论者、韦伯学派者、马克思主义史观者等。
  目前学界总体来看是就事论事、孤立罗列事实多,宏观性探讨(非表面概论)不够,往往是单线性(线性发展模式,亦即单一线性发展观),是一维而非多维;更多地强调并发分析而非结构分析;通史框架制约,治史者像采蘑菇的小姑娘一样,到历史上有目的地找,按照预先设定的框框填空。
  此外,传统历史观念的影响还四处弥漫: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
  陈旭麓在1979年说除旧比布新更麻烦,到1980年又说立新也不易,前者依据的是上海城墙的修、拆及武科的罢废,后者则依据于铁路的修建争论。除旧比布新哪个更难姑且不论,治史者应该全面看问题则是不争的事实。
  2、学术讨论--推论
  90年代学界进行了"人文意识"讨论、学术规范讨论、市民社会讨论,以及现今的草根热等,这应该说是有意义的,但总体感觉仍有许多问题存在,这突出表现在学术评论不足:首先是扶正不足。按照最低要求,书评能勾起人们的兴味即可予以肯定,因为历史名著为尘垢所蒙而暂时失去光泽者不知凡几。但即使如此,仍觉得一部真正的好书缺乏品质接近的好书评,更多的是多栽花少栽刺式的吹捧(有些还是自己找熟人甚至自己的学生"帮忙")。历史研究遗忘了史学批评。其次是惩邪不足,学术打假不力。刊物如此之多,而版面依然珍贵,这究竟是为什么?如何对待重复劳动、泡沫史学、信息污染?看来,我们的学术机制存在问题。
  围棋讲求的是连,这体现了1+1>2的哲学意义。治史者应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形成整体效应。历史研究绝对不能成为孤独旅者的遐思。
  学术讨论应力避两种倾向:一是道不同,不相与谋;二是压跷跷板,因为合而为一才是完善史学。
  另外,当今学界是一种理论,多种旨趣,没有学派乃大不足。要知道,解放前我们还有古史辨派、甲寅派、心潮派、食货派、战国策派等。我们需要的不是一百朵同样颜色的花,而是真正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何时才能落到实处?
  历史内容浩如烟海,因此对历史的陈述必然是有选择的,而选择、取舍则受制于治史者的主观意思,从这一层面、意义上讲,一切历史其实就是当代史。许多人不承认有过去,包括对过去的陈述,其主因即在于此。
  历史学并非对"客观的"事件,而是对写它的人投射了光明,它不是照亮了过去,而是照亮了现在。于是,就不必怀疑:为什么每一个时代都发现有必要重新去写它的历史了。
  历史学分主体与客体,这是指治史者与历史本身而言的,同样,历史内容也包括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两方面,对它们的描述只有近似而无复原。
  考虑到历史的不可还原性,再现历史绝无可能,兰克式的求真、还原历史只是一个不灭的梦罢了,所以有些问题是搞不清的,如袁世凯告密问题,其实,告密与否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结果:告密对戊戌政变起了什么作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内在逻辑上讲,从唯物史观出发,可以理解为必然,但结果是横向拉动。这一时就很难说清。争论一件无可证明的事,不会有结果,也无意义。毕竟,历史研究的理由比历史研究本身更重要。我们了解历史的所谓原貌,是为了探寻原貌下潜藏的东西,即说出历史没有说出的话。
  英国实证主义史学家艾克顿爵士说:"只要把全部史料给我,我就能把整个历史还原出来"。[8]这是虚拟语气,也就是说说而已。
  探究历史的真相,就相当于计算圆周率,永无穷期。
  弄清历史的全部,既无可能,也不必要。历史上有许多课题,可以写文章,不能苛求答案。万不可进行漫漫的无意义争论,毕竟,这里还牵涉到一个史学成本问题。治史者共同研究的主体趋向,应该是未来学。透过历史看现实、未来,这是化古,只知历史就是历史,这是食古不化。
  再即,我们争论的许多问题,许多是因政治因素而得形成(当然,史料不足者亦不少),如兴中会改组为同盟会等,这是渣滓泛起式的争论。因此,对政治干预剔除的越早,无聊的问题就会越少。
  1924年商团事变是由英国和南北军阀阴谋引起的说法早已产生,但迄今仍缺乏用力的证据。这是政治学范式的孑遗,是典型的政治干预学术、影响制约学术的范例;该问题作为商团史研究中唯一的亮点,其起因即是政治史研究的附庸,即从政治史学研究出发去研究之,而非从商团史学研究中去研究之。
  历史为现实服务与历史为政治服务之不同在于,后者凸显了政治的地位,尽管政治也容于现实之中。
  高桥和巳在《孤立无援的思想》中说:假如这里有一个青年,比如说面对丘陵上层林尽染,一齐随风摇曳,溪谷的水流淌,发出清冽的声响,他伫立着,沉浸于某种感慨。那么,真的有坚定的伦理可以劝说这个青年,不要被大自然的美舒心消魂,要思考政治问题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