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从国际“反修”到国内文
参与“文革”的外国人
“文革”时期“评法批儒
近距离观察文革——学生
1976年的低级稳定 文革
最新热门    
 
对后文革时期中国近代史学研究状况的反思

时间:2009-7-24 13:58:16  来源:不详
是一个与世界接轨的问题,我们需要建立起必须的对话体系,必须规范统一的对话话语。但西方精审概念,有特殊的、一般的之分,它们是经验的,而非先验的,移植这些概念,则如同天上飘过的云再多,也没有一朵会下雨。
  这是一种自蔽行为,如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与私性社会(private society)等概念,内涵性规范得很不够,以至于橘越淮北而变枳。医生可以按医书给病人看病,而病人却不会按照医书生病。
  其实,真的不必煞费苦心去向古代思想家的思想中钩沉抉微,寻求什么"市民社会"、"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而应努力建立自己的解释学体系与话语体系,避免陷入西方体系中不能自拔,化约为公式表达法,要以我为主,自成一格。毕竟,土生土长的理论框架、话语体系少之又少。
  历史无言,只能等待逻辑来代解其意,后人不可随意诠释。
  除了规范性问题之外,书写话语还有一个问题是文学味道太淡,更谈不上优美如歌了。要在考虑历史书写的线性特点及叙事学的基点之上,倡导历史散文。
  为什么历史学影响不及文学,就是因为历史学忽略了人们对美的追求。
  史学成了在史学界范围内流浪的幽灵,这是画地为牢,作茧自缚。试想,历史学如若失却读者,岂不就是无水之游鱼、无根之浮萍?
  走出史学界。
  4、史境(historical realm of thought)--不高
  文革的强刺激影响太深了,以至于许多经历了那个时代的治史者大都有难忘的文革情结。陈旭麓的作品在今天看来,所谓极富思想的哲言不过是对文革十年的劫余呻吟,我们读后产生的感想更多的是同情,而非启迪。为许多人所推崇的以新陈代谢来描述近代中国史的观点,也不过就是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以变来描述而已。陈旭麓尚且如此,何况他人?史学作品缺乏生命力--速朽作品。五十年、一百年后治学术史者将会把我们所处的这一段历史命之为"过渡的"、"无意义的"时期。杞人忧天?危言耸听?
  不是历史无意义,而是治史者创造了无意义的历史时期。本来,历史所志惟在意义。
  史学要自重,治史者要提高境界。
  治思想史者,乃是与逝者的对话,其境界要等高于研究对象,这样才能溶入思想者的境界中。陈寅恪指出:"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思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6]投身历史之中,成为时代之一人,见如其所见,闻如其所闻,言如其所言,感如其所感。而以今人的认识和逻辑去对照探讨前人的言行逻辑,以今人来衡量评价前人,这种庸俗的历史情景化是行不通的。
  学术与生命,可谓内外一贯,万物同体,天人合一。
  提高境界的要途是激情中溶入理性,将道德热情与学理分析,贯穿于热烈与冷静之间。力避情有余而理不足,或理有余而情不足。史学研究需要深沉的历史眼光,自我测位,气定神闲,虚怀若谷,得失不念于人,喜怒不乱于神。诅咒现实的炽热激情,结合务实主义。不以人取言或废言,不以言取人或废人。
  与文革时代相比,后文革时代显得理性一些。但走向理性之路,是漫长的灵魂洗礼。
  史学家用心良苦,使得目前历史的情绪化、缺乏理性问题仍形严重,如民族感情、道德义愤等等。评价标准上是道德取向还是价值取向?选择的往往是后者,从而陷入道德批判的误区、怪圈。
  治史者生来具有无可排遣的民族情结,但这不能演化为对本民族的袒护。
  中国近代史是用年代(dacade)做单位,而研究者却用年(year),太急躁了。以至于争论消失于激越却愈发浮躁的喧哗之中,消失于喧哗背后的沉默之中。80年代思想文化史兴起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考据学(evidental in vestigation)的低迷,史学显得很浮躁、无根。现在致力于考据的人不多了,成果多是轻骑式的,穷尽式的研究比较少。
  对于李秀成被俘后的选择,是学习韩信还是屈原?治史者的回答是:让李秀成去死吧!史学家的道德使然。
  史书中过分渲染"敌人"被杀的畅快,而忘了他们也是人,是牺牲品,没有丝毫的同情。人道主义--历史描述需不需要?
  看待历史的方式多少有点成王败寇的心态,无论你认可与否。
  现在我们才意识到,疆臣如李鸿章、袁世凯等,在对外问题上软弱的背后的风险意识是理性。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7]中说:"顽固老辈之蔑视外国","喜言西学为中国所固有";"轻薄少年之蔑视本国","必欲挤祖国于未开之蛮民,谓其一无学问,然后为快"。现在呢?这种现象还不是比比皆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