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武汉最大规模楚墓开棺 …
楚简《周易》初读记
楚簡《恆先》“詳宜利巧…
读上博简《中弓》札记四…
楚简《周易》“不家而食…
上博楚简《恒先》之“恒…
上博楚简《恒先》篇哲学…
楚简《周易·大畜》卦再…
楚简《周易·颐》卦试释
楚简《恒先》首章释义
最新热门    
 
楚简《恆先》初探

时间:2009-8-8 16:58:37  来源:不详
(治)無亂。有人焉有不善,亂出於人。先有中,焉有外;先有少(小),焉有大;先有矛(柔),焉【8】有剛;先有囩(圓),焉有枋(方);先有晦,焉有明;先有耑(短),焉有長。天道既載,隹(唯)一以猶一,隹(唯)復以猶復。恆氣之生,因【9】言名,先者,“有” (待)“ (無)”言之,後者學(校)比焉,舉天下之名虛 (屬),習以不可改也。舉天下之作, (剛—強)者果;天下【10】之大作-,其 (敦)尨(厖)不自若-(若;若)作-(作,“作”)甬(庸)有果與不果?兩者不廢。舉天下之為也,無夜(舍)也,無與也,而能自爲也;【11】舉天下之生,同也,其事無不復;天下之作也,無許(所) (極),無非其所;舉天下之作也,無不得其 (極)而果述(遂):甬(庸)或【12】得之?甬(庸)或失之?舉天下之名無有灋(廢)者,與(舉)天下之明王、明君、明士甬(庸)有求而不 (予)?◥【13】

恆先【3背】

 

二、注釋

 

恆先無有, 、靜、虛, ,靜大靜,虛大虛。

馬王堆帛書《道原》第一句舊釋為“恆无之初”,李學勤先生改釋為“恆先之初”[vii],李零先生據此指出“恆先”即“道”。李學勤先生指出,“恆”訓“常”,則《莊子·雜篇·天下》“建之以常無有”之“常無有”也即“道”。廖名春先生認爲,“恆”、“先”都是道的同義語。龐樸先生認爲,“恆先”是絕對的先。

       按:“恆先”可如龐樸先生所理解,是絕對的“先”。絕對的“先”是“道”之體。凡舉一事,而“道”常在其先。“恆先”與“無有”是“道”的兩個方面。“恆先”是就道的時間屬性而言,而“無有”是說“道”是絕對的“無”。《莊子·外篇·天地》“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名”,其“泰初有無”可以跟“恆先無有”對看。

       不過,在道家文獻中,還提到“常後”。《淮南子·原道》“因循應變,常後而不先”,《文子·自然》“虛無因循,常後而不先”。“常後”是道家所謂的“無為”,《文子·道原》“所謂無爲者,不先物為也”,《老子》“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先〉後相隨。[viii]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恆先”是道之體,“常後”是道之用,二者對立統一。考慮到歷代避“恆”字諱有改“恆”為“常”的現象,“常後”也許原本就有寫成“恆後”的。

       “ ”字目前有“質”(李零)、“全”(李學勤)、“樸”(廖名春、李銳、龐樸)三種講法。從文義來衡量這三種説法,我認爲,此字似以釋“樸”為優,而“質”、“全”恐怕都不足以描述道。

       “樸”、“靜”、“虛”都是文獻中描述“道”時候常用到的詞。“靜”是說“恆先”而不動;“虛”是說“無有”。“樸”則是說“道”的體無形狀、量無大小。文獻所見對“道”的描述曾用到“樸”字的例子如:《老子》說:“樸雖小,天下不敢臣”;《老子》又說:“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樸”就是“道”;《文子·道原》“故道者,虛無、平易、清靜、柔弱、純粹素樸,此五者,道之形象也”,又說:“純粹素樸者,道之幹也”;《文子‧自然》“老子曰:樸至大者無形狀”,而“道”也是“至大者無度量”。可見,“樸”是描述“道”有“至大無外、至小無内”的屬性。《恆先》的作者意識到以語言來描述“道”所受到的局限,所以,在列舉了“道”的三種屬性“樸”、“靜”、“虛”之後,又著重加説明“樸”為“大樸”、“靜”為“大靜”、“虛”為“大虛”,以同一般所謂的“樸”、“靜”、“虛”區分開來。

       從字形上說,“菐”旁有讀為“殘”聲之字的例子。但是此字形容有其它用法,例如,在鄴城故城發現戰國陶文中的“鄴”字寫作“ (業)”,跟《恆先》“樸”字偏旁寫法相似。《恆先》“樸”字偏旁寫法跟《說文》所見的“菐”字及从“菐”聲之字的偏旁很類似。目前所知古文字材料中雖未見過這樣寫的“菐”,但“樸”與“翦”、“業”聲音相去較遠,它們之間恐怕是形近訛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