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王学典语境、*与历史:
义和团运动的近代思想启
义和团 刀枪不入“之谜
义和团的悲剧
义和团战争的起源——跨
真的历史向我们走来-5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义和团运动时期社会心理
清政府与义和团运动待 
论义和拳运动的社会成因
最新热门    
 
义和团几个问题的辨析

时间:2007-3-10 11:00:52  来源:不详
府,翰林院等,官署宦宅,悉遭焚毁”(佚名:《综论义和团》,稿本),以及所谓“稍有名望之富人,皆为团民觊觎,时耽惊恐,日不聊生”(《庚子记事》,第二二页)之类的记载便是证明。特别是在天津、北京相继陷落后,义和团从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夹击的教训中有所清醒,于是由“扶清灭洋”变为“扫清灭洋”。从此义和团在打击侵略者的同时,还和清朝统治势力相对抗,出现所谓“土匪蜂起,各据村镇山寨,拒敌官军,剿则兵民不分,抚则抗不听命,官军屡次失利”(《周悫慎公公牍》卷二,第十六页)的局面。义和团“已将县官戕害,狱中囚犯尽行放出”(《义和团》第一册,第二一二页),并且打击地主和教民势力,以致出现“贫者倏然而富,富者家产一空”(同上,第九五页)的现象。一九○一年以后,四川义和团在揭帖中鲜明地提出“灭清剿洋、兴汉行事”(《四川巴县档案》)的口号,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清朝统治者进行殊死的战斗。并以“打富济贫为名,择肥而噬”(同上),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势力。遂使义和团余部的斗争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性质。类似的情况在直隶等地也时有发生。

  第二,和第一种类型的传单截然相反,在一些揭帖和告白中明确地表示拥护清朝皇帝,并向皇帝表示痴心的忠诚。它除了反对洋人之外,连反贪官的内容也不曾涉及。而且还明确地表示一旦杀尽洋人之后,立即各归其所,而没有反对封建秩序的任何要求。著名的《警告国闻报揭帖》和《马兰村义和团告示》就是这类传单的典型。《警告国闻报揭帖》劈头就说:“我皇即日复大柄,义和神团是忠臣”;结尾还进一步表示:“等待杀尽洋人后,快快回转旧山林。”(侨析生:《京津拳匪纪略》卷三)在《庚子□蜂录》中所收的《义和团乩语》里,亦有“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近代史资料》一九五七年第一辑,第一八页)的内容。有的咒语中也有“除灭鬼子保大清”(《义和团》第四册,第一五二页)的词句。这些都是部分义和团只反洋人而拥护皇帝等保守思想的表现。这类传单大多出现在义和团运动的高潮时期,同庄王载勋等人所制订的义和团《团规》的精神很有相似之处。在《马兰村义和团告示》中提出:“出力于国家而安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坊”;并说:“义和团,义者仁也,和者礼也。仁礼和睦乡党,道德为本,务农为业。”(同上,第一四八页)从而把斗争的宗旨局限在只反洋人,不反朝廷和维护封建秩序的范围。

  第三,一些传单明确地表示只反卖国官吏,而不反皇帝,号召人民要在义和团的率领下翦除卖国祸根。例如,《张德成揭帖》中说:“君非桀纣兮,奈佐非人,上行下效兮,民冤不伸,和约各洋兮,羽翼洋人,趋炎附势兮,肆虐同群。”这是对清朝卖国官吏的无情揭露和棒喝。揭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