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王学典语境、*与历史:
义和团运动的近代思想启
义和团 刀枪不入“之谜
义和团的悲剧
义和团战争的起源——跨
真的历史向我们走来-5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义和团运动时期社会心理
清政府与义和团运动待 
论义和拳运动的社会成因
最新热门    
 
义和团几个问题的辨析

时间:2007-3-10 11:00:52  来源:不详
尽外国人,再与大清闹!”(《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第一三三页)明确地表示了灭了洋再反大清,而“扶清”只是暂时的现象。时人曾说:义和团“声气渐广,名迹显露,其中黠者亦虑官方干涉,率加以‘不轨’二字,肆行剿刈。乃特创‘扶清灭洋’四字口号,即悬是为彼教标识。一以号召人民,一以抵塞官府。”(《义和团》第三册,第三七三页)可见,其策略的性质是明显的。

  “扶清灭洋”的口号并不是也不可能是义和团通过对社会主要矛盾和客观形势的科学分析提出的,而是他们在反侵略、反瓜分的斗争实践中,自发地顺应了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已降为次要地位的客观现实。虽然农民小生产者没有科学的世界观,还不可能自觉地制订和运用科学的斗争策略,但是他们毕竟是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实践者,因此他们能够从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摸索出一些比较切合实际的朴素的斗争手段和策略。“扶清灭洋”口号,正是人民群众长期的反侵略和反洋教斗争的产物。因为,在历次反洋教、反侵略斗争中,总有或多或少的官绅、士大夫和一般文人直接或间接地参加斗争;在清廷的一些上谕或官吏的奏折和告示中,也不乏申斥教士教民仗势欺人及地方官吏办案不平的言词,遂使反洋教斗争的群众看到,在清朝统治阶级的营垒中,也有同情他们而痛恨洋人的力量。因此,他们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旨在得到封建官府和地主士绅的同情和支持,至少能以减少封建统治者的阻挠和破坏。这是“扶清灭洋”口号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

  “扶清灭洋”之类的口号最早出现在一八九八年的反洋教斗争中。这年七月,余栋臣在四川大足县发布的反洋教起义的檄文中,曾揭露外国侵略者的侵略罪恶,并宣布“本义民但诛洋人,非叛国家,倘若视为仇雠,反戈相向,则兵丁官役皆畏洋人,并非我朝臣子,于国家法在必诛,于义民理难容宥。”于是,他们提出了“顺清灭洋”(《近代史资料》一九五五年第四期,第二九页)的口号。这说明,四川人民群众从受奴役、受压迫的现实生活中朴素地认识到外国侵略者是中国人民最凶残的敌人。于是,他们断然把斗争的主要锋芒指向了外国侵略者,并警告清朝兵丁官役不要“反戈相向”,否则起义群众决不宽宥。显然,“灭洋”是他们的斗争宗旨,“顺清”则是为达到“灭洋”的目的所采取的手段。可见,“顺清灭洋”口号一出现,就具有明显的策略性质。

  一八九八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