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老子 >> 正文
中国供销集团领导考察鹿
名人代言河南评选老子得
《道德经》和《论语》的
老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
论《老子徐氏经说》
《老子》文学成就探析
略论《老子》的时代价值
老子复归论社会历史观与
《老子》出版古今谈
中国老子文化基金喜迎高
最新热门    
 
老子《道德经》经济思想管见

时间:2011-11-1 12:00:36  来源:不详
出现的时期;私有制和阶级已出现,但还不十分明显。社会发展还未进入理想的文明时代。

另一方面,老子也极其敏锐地感觉到,客观上发展缓慢的生产是无法满足劳动者“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要求,日益发展的生产也无法维持“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因为,铁器的使用造成生产的发达,分工在继续发展,交换也在发展,“肇牵牛车,远服贾”,“得以所有易其所无,以所工易所拙”(《淮南[注: 淮南市-淮南位于安徽省中部偏北,东与滁州市的凤阳、定远县毗邻,南与合肥市的长丰县接壤,西南与六安市的寿县、霍邱县相连。全市总面积2596.4平方公里,]子·齐俗训》)。也在所必然。《道德经》反映了这些变化,看到了“民多利器”,“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所引发的与其理想国相背的“民弥贫”,“国家滋昏”的状况。理想与现实其间存在着矛盾,《道德经》在对社会矛盾的揭示中,透视出经济思想认识的闪光点: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诞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第11章)。车、器、室是人们付出劳动制造出来的产品,对其“有”“无”作用的解释,过去不少人大都[注: 元大都,或称大都,突厥语称为“汗八里”(Khanbaliq,即“可汗之城”,帝都之意。)。自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为元朝京师。]把“当其无”的“无”义,解释为物理现象的空虚之义。也有不少学者系此持疑义。然而作全面理解,其“有”“无”的对立似不应理解为物理现象的实有和空虚的对立。因为凡物未必“空虚”始有用,而且“不空虚何以以为利”呢?且析出“有”与“无”的对立关系,无从译出“利”与“用”的对立关系。拟当推出老子所说的“有之所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有之”和“无之”,是就社会关系所呈现的阶段而言。“无知”可诂为“非有”,当指不私有,指非私有财产的社会阶段。“有之”是“无之”的转化和发展,指人类社会进入私有财产的阶段。在“无之”的社会,人类劳动物只表现为使用的对象物,即“以为用”。只有人类社会生产力有相当的发展,进入历史特定的发展阶段,劳动生产物不仅仅为了自己的使用而用来交换时,就转化为商品。用经典经济学的术语就是生产的物品不仅表现出了它的使用价值“以为用”,同时也表现出了它的价值形态“以为利”。显然,这里的“以为用”,和“以为利”概念的使用,反映了人们早期对交换关系中使用价值、价值形态的认识,不可谓不深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