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经史之学与文史之学
科学评价“儒商”及其“
钱穆与科学史学之离合关
认知型史学与规范型史学
科学与人文之间——关于
没有理论就没有历史科学
史学的科学化:从顾颉刚
敦煌学与唐史研究
胡道静与中国科学技术史
秦定都咸阳的生态地理学
最新热门    
 
从科学与人生观之争看后五四时期对五四基本理念的反思

时间:2009-7-24 13:44:47  来源:不详
并非精雕细刻,自相抵牾之处确不少见。他后来回忆时却强调
他其实有很高远的大目标,即“一个人对于社会提出一种思想,是对于青年、对于学术有
重大影响;换句话说,提出一种思想方向是有重大的责任”。他当初即希望这“可以使我
们的思想界有一种大目标,大家可以向前进行;或者我们的思想史上,可以开一个新局面
”。[50]

  这样的大目标恐怕是后来逐渐“层累堆积”出来的,因为张第一次讲话的内容实在不
足以承担这么大的抱负(当然他后几次文章越来越体现出关怀的深切)。[51] 梁启超也声
称“这回论战原是想替我们学界开一新纪,令青年学子对于这问题得正确深造的了解”
。[52] 这是否是预定的目标同样很值得怀疑,因为最初讲话的张君劢并不知道丁文江要
反驳。但张、梁均提及的“青年”却的确是论战者(特别是丁文江)针对的对象。

  张君劢的谈话对象是平日所学皆科学而“不久即至美洲”的清华学生,正因为“方今
国中竞言新文化”,而这些学生又肩负着“将来沟通文化之责”,故张希望他们能将他之
所论“时时放在心头”。张或担忧这些青年会将西方文化不加区别不加选择地全盘引进,
所以先给他们打一剂防疫针。其讲话的要点似即在最后一段,而最核心者大约即“吾有吾
之文化,西洋有西洋之文化”一句。不过,张接下来并未确为中国文化张目,而是提出
“西洋之有益者如何采之、有害者如何革除之”这一取舍问题皆决之于人生观。所以,当
他说人生观是“文化转移之枢纽”时,其实也不过是指引进西方文化时应有所取舍而已。
这对饱受新文化运动冲击而即将留学美国的清华学生,当然有直接的针对性。[53]

  新文化运动的早期研究者伍启元认为,张君劢的“直觉主义不过是一种玄学的思想”
,其代表的是早已没落的封建残余,已无社会基础,故不过是一种“回光返照”,“其实
不用实验主义者的全体动员,它也必不打而自倒了”。[54] 但这一点丁文江显然不同意
,他从张君劢的言论中看出了非常严重的潜在“错误”影响,并不止一次表示他对张的讲
话“决计不能轻易放过”、“势不能不”出来批驳,可知其感觉到一种非常明显的压力;
而张在清华的讲话其实相当随意,在学理层面似不足以构成这样强烈的压力。

  所以,是否可说丁文江等更为关注的是张君劢(以及更早的梁启超)的言论可能造成的
影响,即对“科学”在中国的推进造成阻碍,特别是对青年可能产生误导作用。丁文江曾
告诉胡适,“前天君劢找我去谈天,与他辩论了一个钟头,几乎把我气死!”他在列举了
两人对话的要点后说,“我想我们决计不能轻易放过他这种主张”,故决定做一文驳之。
[55] 丁氏当时的心态在其给章鸿钊的信中说得很明白:他对“张君劢提倡玄学与科学为敌
,深恐有误青年学生,不得已而为此文”。[56]

  胡适在五十年代回顾这一论战时说:当日“君劢所要提倡的和在君引为隐忧的”问题
,表面是科学是否能解决人生观的问题,“但这问题的背后,还有一个问题,即张君劢认
为“科学及其结果——物质文明——不但是‘已成大疑问’的东西,并且是在欧洲已被‘
厌恶’的东西”,青年人应该回归侧重内心生活之修养而“其结果为精神文明”的理学传
统。因此,丁文江视此为“与科学为敌”,必须出来“提醒”青年学生。[57]

  丁文江认为,“科学是欧洲人的精华,‘形而上’学是他们的糟粕”。若依张君劢所说
“人生观真正是主观者,单一的、直觉的,而甚么‘专制婚姻、自由婚姻,社会主义、国
家主义,男女平等、尊男轻女……’都是人生观,然则世界上还有甚么讨论,还有甚么是
非?”[58] 这正是一个丁不能放过张的关键,世界上无是非,特别是新文化人所关注推动
的那些方面没有了是非,中国的改良也就没有了明确的方向;若青年受此影响,则中国改
良的希望就渺茫了。

  故丁氏明确指出:“张君劢是作者的朋友,玄学却是科学的对头。玄学的鬼附在张君
劢的身上,我们学科学的人不能不去打他。”不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