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从考古发掘资料看唐宋时
浅评斯坦因在西域的考古
思想史视野中的考古与文
日本的水田考古研究
考古学中器物纹饰研究存
考古学家应严谨对待器物
“炎黄大战”的考古学研
“炎黄大战”的考古学研
“炎黄大战”的考古学研
最新热门    
 
从考古材料看吐蕃与中亚、西亚的古代交通——兼论西藏西部在佛教传入吐蕃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时间:2009-7-24 13:45:38  来源:不详
伊斯兰教统治的社会。所有这一切都似乎楚地说明了由湿婆教在教义范围内施加的影响。”[12]而印度后期兴起的佛教密宗,却吸收了大量湿婆教的内容,两者之间存在有十分密切的联系。[13]因此是否有可能将这些本属于湿婆教的内容与后期密宗相互混淆?

  (2)还可以考虑来自小乘佛教的某些影响。与吐蕃相接壤的西域各国最初传入的佛教,多以小乘佛教为主。西域北道的龟兹,据《高僧传·鸠摩罗什传》的记载,直到公元4世纪中叶,仍以小乘佛教为主[14]。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于阗。这个地方有关早期佛教传入的记载多系神话传说,与吐蕃的情形极为相似。《大唐西域记》中将于阗称之为“瞿萨旦那国”,说此国国王自称是“毗沙门天之祚胤”[15],在藏文古籍中也有相似的记载。这里所说的“毗沙门天”,原系印度婆罗门教中的北方保护神,后来则为佛教所吸收,成为佛教的护法神“四天王天”之一,尤其是在佛教密宗中十分流行。最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唐西域记》中,还记载了一个有关佛教传入于阗的传说,明确地讲于阗原不信佛,后有一来自迦湿弥罗的“毗卢折那阿罗汉”向于阗国王进行诱导之后,“王遂请礼,忽见空中佛像下降,授王犍椎,因即诚信,弘扬佛教”[16],这也是讲佛像是从天而降,与《青史》所载吐蕃早期佛教传入的方式几乎完全一致。

    综上所述,似乎可以提出这样的一个推测:如果说拉托托日年赞时期果真有佛教因素传入吐蕃的话,那么这个时期的佛教很有可能与西藏西部邻近的迦湿弥罗(克什米尔)地区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其中的确不排除有印度大乘佛教之外的某些成分。当然,这一推测能否成立,还有待于更多的材料来加以证实。

    二、吐蕃进入中亚地区的主要通道

    这里所讲的“中亚”,也包括中国的新疆地区即传统上的“西域”在内。吐蕃最早开始出现在中亚,据日本学者森安孝夫的考证,是在吐蕃芒松芒赞时代,相当于中原唐王朝龙朔二年(662年)。[17]

    森安孝夫认为,从地理条件来看,当时吐蕃连接中亚的路线一共有两条:一条是从西藏中部(吐蕃王朝发祥地)至西北的喀喇昆仑、帕米尔路线;另一条是自西藏东北去青海、柴达木的路线。[18]

    事实上,从文献上来看当时还并不止这两条路线。至少我们还可以举出两条:

    一条是西经勃律、绕道葱岭进入西域的“勃律道”,这条路线已有众多的研究者进行过讨论。[19]而另一条,则是由吐蕃经过象雄(羊同)、过迦湿弥罗而进入中天竺的路线。据《新唐书.西域传》载,这条道路可以扼控吐蕃向勃律的进出,也称为“吐蕃五大道”[20],笔者认为这很可能即为“勃律道”之一段。

    上面诸道中,从西北喀喇昆仑、帕米尔进入西域的一道,也称之为“中道”,具体来讲又可细分为两条路线:一条即穿越昆仑山与喀喇昆仑山之间的阿克赛钦地区路线;另一条则越过于阗南山(昆仑山与喀喇昆仑山)进入西域,或可称之为“吐蕃—于阗道”。由于在后文中, 我们将详细地论述于阗与佛教传入西藏之间的关系,所以,这里拟对“中道”的情况加以稍为详细地分析。

    吐蕃与于阗的相互地理位置,在汉文史料中已多有记载。如《隋书·西域传》于阗国条下载:“于阗国,都葱岭之北二百余里。东去鄯善千五百里,南去女国三千里,西去朱俱波千里,北去龟兹千四百里。”女国者,即大羊同国,即象雄也。

  《释迦方志》亦载:“大羊同国,东接吐蕃,西接三波坷,北接于阗。”[21]所以,从吐蕃去于阗的道路,其起始点似乎不应如森安所云起自西藏中部,而应起于西藏西部的象雄。

    中道的开通,沟通了西藏西部与中亚的联系,影响极为深远。但是,关于中道开通的时间,在文献上却没有明确的记载。近来,有学者从女国(羊同)与北方突厥的关系上来探索这条道路的凿通,提出二者之间可能存在有一条古老的“食盐之路”,即“女国从北方的突厥地得到食盐,再向南贩往天竺和吐蕃”[22]。但实际上,羊同本土也是重要的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