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从考古发掘资料看唐宋时
浅评斯坦因在西域的考古
思想史视野中的考古与文
日本的水田考古研究
考古学中器物纹饰研究存
考古学家应严谨对待器物
“炎黄大战”的考古学研
“炎黄大战”的考古学研
“炎黄大战”的考古学研
最新热门    
 
从考古材料看吐蕃与中亚、西亚的古代交通——兼论西藏西部在佛教传入吐蕃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时间:2009-7-24 13:45:38  来源:不详
nbsp;   慧超于开元十五年(727年)巡礼天竺时,羊同已为吐蕃所并,迦湿弥罗与已成为吐蕃属地的羊同紧相毗邻。《往五天竺国传》云:“又迦叶弥罗国东北隔山十五日程,即是大勃律国、杨同国、娑婆慈国,此三国并属吐蕃所管,衣着言音人风并别。”[74]据慧超对此国的记述,该国“王有三百头象,住在山中,道路险恶,不被外国所侵,人民极众,贫多富少,王及首领诸富有者,衣着与中天不殊”,信仰佛教,“王及首领百姓等,甚敬三宝,国内有一龙池,彼龙王每日供养一千罗汉僧”,“国内足寺足僧,大小乘俱行”。[75]

    迦湿弥罗的佛教曾经传入到于阗。《大唐西域记》载于阗国“王城南十余里有大伽兰,此国先王为毗卢折那罗汉建也。昔者,此国佛法未被,而阿罗汉自迦湿弥罗国至此林中,宴坐习定。……王遂请礼,忽见空中佛像下降,授王犍椎,因即诚信,弘扬佛教”。[76]另外,同书还记载王城三百余里有“勃伽夷城”,城中有一佛像是于阗古代某王子在逾雪山讨伐迦湿弥罗国是战争中带回的。无论这些传说的真伪如何,也反映出迦湿弥罗佛教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是存在的。

    目前,虽然迦湿弥罗佛教直接对吐蕃产生影响的记载并不丰富,但从对史料的爬梳剔抉之中仍可见到一些线索,如据白玛噶波与布顿大师的记述,吞米·桑布扎是从迦湿弥罗学习回来后,根据克什米尔文在拉萨木鹿宫创造出三十个字母,从而产生了古代的藏文;[77]据《拔协》一书的记载,当年修建桑耶寺的工匠中,曾有来自克什米尔的匠人;[78]另外,桑耶寺建成之后,赤松德赞派人到印度去迎请佛教僧人,从印度请来的人当中除有大乘密宗的无垢友、法称之外,还有来自克什米尔的僧人阿难陀(Ananda),据说他在寂护来吐蕃之前就在拉萨经商。[79]这些情况,也说明吐蕃与迦湿弥罗早已有着密切的往来。

    五、吐蕃与泥婆罗—天竺的古代交通

    吐蕃征服象雄之后,一方面向西打通了通向迦湿弥罗、天竺的通道,而另一方面,也为其在西南方向开通经泥婆罗去天竺的道路创造了条件。

    藏文史籍中记载吐蕃与泥婆罗发生关系,始于松赞干布时代。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曾从尼婆罗迎请尼婆罗库塔里王朝鸯输伐摩王(Amsuvarman, 意为光胄)之女毗俱胝(Bhrikunt,藏文史料称为赤尊)为其妃。关于赤尊公主入蕃的时间,诸史所载不尽相同,但均以松赞干布16岁这一年为迎请尼妃的时间。[80]而有关松赞干布的生年,分别有569、593、617、629年诸说,据考, 其中以617年之说最为合理,[81]由此推算,则可将赤尊公主进藏的时间定在公元633年左右。关于赤尊入藏所采取的路线,据《西藏王统记》,是通过今西藏西南边境的“芒域”[82],这一地名约当今后藏地区吉隆县一带。吉隆现为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西部的一县,在西藏古史中系“芒域·贡塘”的中心区域,藏文旧称其为“答仓·宗喀”。答仓·宗喀之北面的贡塘拉山,历来即为吐蕃南界的重要关口。据《西藏王臣记》记载,印度莲花生大师最初入藏,便是经由此处。藏文史籍《世界广说》记载莲花生收伏十二丹玛女神,让她们守着此山,不让印度外道进入,也是指的这座山口。这表明,至迟在公元7世纪上半叶,吐蕃与泥婆罗之间官方的通道已经存在。这可以说是史籍中有关吐蕃—泥婆罗道最早凿通时间的记载。

    汉文史书中对于吐蕃—泥婆罗道的记载,过去首推约成书于公元7世纪中叶的唐释道宣《释迦方志·遗迹篇》所载之“东道”:

    其东道者,从河州西北度大河,上漫天岭,减四百里至鄯州。又西减北里至鄯城镇古州地也。又西南减百里至故承风戍,是隋互市地也。又西减二百里至清海,海中有小山,海周七百余里。海西南至吐谷浑牙帐。又西南至国界,名白兰羌,北界至积鱼城,西北至多弥国。又西南至苏毗国。又西南至敢国。又南少东至吐蕃国。又西南至小羊同国。又西南度旦仓法关。吐蕃南界也。又东少南度末上加三鼻关,东南入谷,经十三飞梯、十九栈道。又东南或西南,缘葛攀藤,野行四十余日,至北印度尼婆罗国(此国去吐蕃约九千里)。

 &n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