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清代史馆的人员设置与管
清代刑案中记录的蒙汗药
清代前期的官商
试论清代色情业的发展与
清代妖术恐慌及政府的对
清代的“家人”
清代八旗驻防将军兼统绿
论清代的人口流动和婚姻
清代前期历史中的几个问
清代档案确证李自成死于
最新热门    
 
清代乾隆年间番薯在山东传播的原因及其意义

时间:2009-7-24 13:51:27  来源:不详
“其地广衍饶沃,土宜木棉,贾人转鬻江南,为市肆居焉。五谷之利不及其半”。定陶县“所产棉布为业,它晶皆转鬻”。[27]乾隆年间,东昌府之“高唐、夏津、恩县宜木棉,江淮贾客,列肆赍收, 居人以此致富”。[28]冠县种植棉花是自嘉庆年间开始的。山西灵石县人梁永康任该县知县, 看到冠县“多沙地,民无以供赋,辄逃匿”。梁永康为了保证田赋的征收,先拨出“额地百七十二、顷有奇,沙浅者,使民改种木棉”, 结果“利倍树谷”。[29]后来,梁永康自己说:“邑多沙地,土性与木棉宜,河北(指卫河以北)清水各庄,种棉者多,夙称富庶。……余周履四境,业将沙压过甚者,……”谕民改种木棉。近日试种者,多获其利”。[30]运河东岸,马颊河以南的清平县,嘉庆年间,“四野多沙土,人多种木棉,连顷逼塍,大约所种之地,过于种豆麦,…·盖有力种者,固可得力”。清平县的棉花市场,“向来新集最盛。”到嘉庆初年,王家庄、康家庄、仓上等处,亦多买卖。四方贾客云集, 每日交易以数千金计”。[31]夏津县在乾隆年间,从城西南开始,沿城南、城东南、正东,一直到城东北乡共十五个里,都“地肥宜木棉”。农民卖棉花的市场集中在城内,“自丁字街口,又北直抵北门, 皆为棉花市。秋成后,花绒纷集,望之如茶”。夏津县“年之丰歉,率以此为验”。[32]山东西部运河流域如此,其他府县棉花的种植也在逐渐普及。如济南府历城县,乾隆年间“棉处处有之,东北乡独多”。[33]章丘县西锦乡白云湖,“宜木棉,秋夏之交,木棉花发,云罗绮布,不减黉堂夜雪时”。[34]长清县于道光八年,每年向清政府“额解阔布一项”,计三百三十八匹有奇。这一方面说明长清县种棉花之普遍,另方面也说明了该县“各乡民勤纺织, 机户甚多”。[35]青州府寿光县,“棉花,…,又名班枝花,其绒可弹为棉,纺为纱, 织为布。寿邑向有之,近日种之者尤多,新旧猕河之侧, 村民大抵以种棉为业”。[36]莱州府胶州,种棉花较晚,大约在嘉道时期才普遍种植。据记载:“草棉宜沙土,胶自近岁连鄙,始渐种之,与稼穑同”。[37]

其次是烟草的种植。烟草种植何时传人山东?尚待研究。山东地方志最早关于烟草的记载是顺治年间。滋阳县志记载:“蔫(即烟)之为物,滋阳旧无其种。自国朝顺治四年间,城西三十里颜村店、史家庄创种。相习渐广,至今(康熙十一年)遍地栽蔫。每岁京客来贩,收卖者不绝。各处因添设烟行,稍为滋民一生息云”。[38]到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方苞指出:“种烟之利独厚,视百蔬则倍之,视五谷则三之”。据他说:“上腴之地,无不种烟”, 他说的就包括山东在内。[39]由此可见,山东在乾隆初期,种植烟草已经是很普遍了。看来,滋阳以西的济宁州是山东种植烟草最多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康熙年间,“济州种烟,…大约膏腴尽为烟所占”。当时城东人臧咸(号虚斋)算了一笔种烟帐,“方亩之地,种烟草三千株”。“以中数计之,亩得烟叶五百斤,斤得钱十五文”,合计亩得七千五百文[40]。寿光县的烟草种植,是从济宁传来的。据记载:“烟草,寿邑星无是种。自康熙时,有济宁人家于邑西, 购种种之,获利甚赢。其后居人转相慕效。不数年而乡村遍植,负贩者往来如织,遂成邑产”。[41]由于济宁地区农村大量种植烟草,到乾隆年间,“济州之产,甲诸郡。齐民趋利若鹜”。[42]鸦片战争之后,到清朝末年,山东烟草的种植从地域来看,进一步扩大。东平州“菸(烟)叶销售直隶客商,岁约十余万斤”。[43]肥城县“菸叶,…随地种植, 可获厚利”。[44]清末以来,昌潍一带著名的产烟区,已经形成。 莱州府志记载:“烟草之著于本境者,昌(邑)潍(县)较胜。 潍胜昌, 昌胜掖(县)。昌邑昔种烟草(注:俗名旱烟),今皆用潍烟”。[45]宁海州(今牟平县)“烟草一名菸,一名淡巴菰,……园户多莳种以利”。[46]

除了棉花、烟草大面积作为商品生产而外,山东种植瓜果花木也很普及。荷泽县的牡丹、肥城县的水密桃、益都县的银瓜、乐陵等县的金丝小枣、沂蒙山区的柞树,山东半岛各县的苹果等都是满山遍野,大面积种植。有的行销全国,有的誉满中外。占有耕地面积也相当可观。

总上来看,清代山东本来就地少人多,地瘠产低,再加以灾荒频仍,经济作物扩大种植,这就决定了人均口粮的大幅度下降,出现了严重粮荒。劳动人民为了生活下去,除大批逃亡他乡外,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利用代食品,就成了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据近年来学者研究,番薯之传人我国,约在明朝中叶。其传播来源与途径大体有三:(1)由缅甸传人云南;(2)由安南传人广东;(3)由吕宋传人福建。[47]此后,再经过这三条道路传布全国。但山东的番薯是由福建传入的。

明朝万历年间,福建长乐商人陈振龙,“历年贸易吕宋。 久驻东夷, 日靓彼地土产朱薯被野,生熟可茹。询之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