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清代史馆的人员设置与管
清代刑案中记录的蒙汗药
清代前期的官商
试论清代色情业的发展与
清代妖术恐慌及政府的对
清代的“家人”
清代八旗驻防将军兼统绿
论清代的人口流动和婚姻
清代前期历史中的几个问
清代档案确证李自成死于
最新热门    
 
清代乾隆年间番薯在山东传播的原因及其意义

时间:2009-7-24 13:51:27  来源:不详
的年代是不相同的。’即是官府下令普及, 各州县开始种植的时间也有先后早晚,不可能划一。上表有八个县志记载:“乾隆十七年各州县奉文劝种”,系指山东布政使李渭于乾隆十七年十二月向全省所颁布的《种植红薯法则十二条》该《法则》的全文,我们在山东地方志上还没有发现记录,但在陈世元的《金薯传习录》上,却珍贵的保存了下来。因此,“乾隆十七年各州县奉文劝种”说,无疑是完全正确的。

李渭的功绩在于, 他将明代金学曾在福建颁布的《海外新传七则》,结合LU东的土地,气温、雨量等自然条件,取长补短,因地制宜,发展为《种植红薯法则十二条》,“以种薯为救荒第一义”,推行全省。从此,山东各州县,自乾隆十七年起,陆续推广种植番薯。

在山东协助和支持陈世元父子推广种植番薯有功的,还有官僚陆耀,陆耀江苏吴江县人,乾隆四十八、九两年出任山东布政使。他见到当时番薯在山东“虽间有种者,而遗利尚多,因而复为条例于篇,冀僚属中,留意民瘼者,广为劝导, 以补穑事所不逮云”。[62]因此,他继承和总结了陈世元父子在山东推广番薯和李渭侣导种薯“以教山东之民”的经验,他权衡利弊,扬长补短,“刻有《甜薯录》一编,颇为明切易晓。……颁行各府州县,分发传钞,使皆知种甘薯之利:多为栽种”。从而在山东各州县进一步推广了番薯的种植面积。

当乾隆四十九年皇帝看过“陆熠所著《甘薯录》颇为详晰。著即钞寄刘峨(直隶总督)、毕沅(河南巡抚), 令其照明兴(时任山东巡抚)所办。多为刊布、传钞,使民间共知其利,广为栽种,接济民食”。[63]正因为陆耀在山东推广番薯有功,当年即擢迁为湖南巡抚之职。

番薯在由福建向山东的传播过程当中,薯种的贮藏和薯秧的繁育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如果掌握了技术,能在当地成功的贮种和科学的育秧,一方面节省了成本费用和争取了时间,另方面也有力的证明了山东的自然条件,能完全适合番薯的成长和大规模的推广。

陈世元父子在向山东传播番薯的初期, 薯秧是由“闽省乘时采择”,然后再带到山东来的。在当时交通十分不方便的情况下,山东与福建无论从海运还是从陆路,都相隔数千里之遥,不但成本高昴,而且颇费时日。且经过长途跋涉, 薯秧“易烂: 易干,须用桶装藤,拥土其中,方易携带,……藤本须带根者, 力厚易活”。在运输途中,损耗颇多,非常麻烦。[64]在乾隆二十年冬,陈世元从山东“倦游归闽”。乾隆二十一年,他的长子陈云、次子陈燮,把番薯再次传人到河南朱仙镇;乾隆二—卜二年,陈世元的长子陈云、三子陈树,又把番薯传人到北京附近的通州。都是因为没有很好的解决薯种、薯秧问题,“未谙栽植法”,因此,“地纵屡迁,效皆不爽”而影响到番薯的传播。 后来, 陈世尢接受了失败的经验教训,再次自愿携带薯子,契同孙仆,前往教种,甚属急公”。从而为番薯在北方较寒冷的地带大面积栽培,创造了有利条件。有鉴于此,清朝政府,于乾隆五十年七月,对于年逾八句,“教种有效”的陈世元,“赏给举人职衔,用示奖励”。[65]此外,地方官僚李渭、陆耀等在以官府名义推广番薯的同时,也叶·分注意薯补的窖藏过冬,薯秧的温床育培,以及“就近购采”等技术问题[66]

在陈世元等的倡导下,在地方官僚李渭、陆耀等全力支持下,番薯在山东的全面传播自乾隆十七年开始,以胶州为中心,向各州县推广。如乾隆二十四年,距胶州不远的威海卫, 已经“有种番蓣(即番薯)者”。[67]邻近胶州的青州府诸城县,乾隆二十九年记载:“近又有白薯,来自闽粤。从前所无,今亦为土产矣”。[68]鲁南沂州府,康熙年间州志只有“山药”的记载,到乾隆二十五年,除了种植“山药”、“芋”外,有了“地瓜,白色,根可食”的记载。[69]乾隆四—年前后,曲阜县“近年多种廿薯,即番薯,俗名红薯,生熟皆可食”。[70]乾隆二十五年,泰安一府七州县,“高阜沙土, 依法种植,最易生成, 之可以代食。 今所在有之。 俗名红芋、 白芋,又谓之地瓜”。[71]我查看了乾隆年间修的山东各府州县志共六十三部。其中在乾隆十七年前修的志书共十八部,没有一部有“番薯”的记载。四十五部在乾隆十七年以后修的, 共有三十九部书志, 虽然详略不同,都有“番薯”、“地瓜”的记载。只有六部缺乏记载。由此,我们可以大致看出,山东在乾隆年间大部地区已经普及了番薯。嘉庆时人吴其浚在谈到清代某些农作物迅速传播时指出:“近时木棉、番薯,航海逾岭,而江、而淮、而河、而齐、 煎, 赵。 冬日之阳,夏日之阴,不召自来,何其速也。”[72]

山东番薯的传播是不平衡的,在有些县分内,种植较晚。如青州府寿光县,邻近潍县,在胶州之西,一直到嘉庆初年才“多种之”。[73]沂州府费县,“道光以后, 始盛行种植。[74]”武定府商河县,道光年间,有一名叫张敏行者,世为农人。邑无地瓜,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