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清代史馆的人员设置与管
清代刑案中记录的蒙汗药
清代前期的官商
试论清代色情业的发展与
清代妖术恐慌及政府的对
清代的“家人”
清代八旗驻防将军兼统绿
论清代的人口流动和婚姻
清代前期历史中的几个问
清代档案确证李自成死于
最新热门    
 
清代乾隆年间番薯在山东传播的原因及其意义

时间:2009-7-24 13:51:27  来源:不详
自敏行始”。因此,张敏行“以此成家,积有资”,发了大财。[75]与此同时,莱州府荣城县,种植番薯,当地人民达到了“日食常佐”的程度,当时有“田家饭菜一半”的谚语。[76]平度州,“同治间始多种者”,到光绪,宣统年间,才“大宗”种植。[77]有少数县分,一直到民国初年,还没:有见到番薯的记载。

番薯在山东的全面传播,具有深远的意义。

番薯的种植,不但为山东农作物增加了一个新品种,填补了一项空白,而且部分地解决了粮食不足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当时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

第一,土壤是农作物赖以生长的基础,而土质以及土壤内部所包含的成分、水分、空气等是农作物生长好坏的关键因素。一定的土壤,适应一定的农作物的成长;一.定的农作物,向土壤提出一定的要求。

但番薯和其他农作物比较,对土壤的要求条件较低,适应各种土壤的能力较强。

番薯最适宜于沙壤,番薯茎叶丛生,藤蔓遍地,藤节着地,易生须根。番薯是块根植物,“子母钩连,小者如臂, 大者如拳”。[78]因此,要求土壤疏松,通风条件好,排水性强,而沙壤土地,恰好附合这些条件。据《日照县志》记载:番薯种植,“沙瘠倍—收”。[79]

番薯在其他板结性的土壤上也可以种植。 不过必须在“岁前滦耕,以大粪壅之……先用柴灰或牛马粪和匀土中,使地脉散缓,与沙土同,庶能行根”,有利于薯块成长膨大。[80]

番薯“宜于沿海诸卤壤”,特别耐碱性土壤。[81]乾隆年间山东布政使陆耀说:“海中人不业耕稼,惟掘地种甘薯。”[82]明代万历年间,商人陈经纶率先在我国传播番薯,就是在“枕山襟海,土瘠民贫”的福建沿海长乐县一带开始的。[83]清朝康熙年间,陈以柱又将番薯由福建传播到浙江鄞县,也是在“地迩斥卤及诸硗确”的盐碱土地上补梳成功的。[84]乾隆年间,陈世元等再次将番薯向北传播,又是在黄海沿岸的胶州古镇。

番薯之所以耐碱,并不是因为番薯需要从碱性土壤中汲取什么养分。而是因为根据番薯生长的特点,在碱性土壤中开沟降低地下水位,压盐上升,再引淡水冲刷盐分,从而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山东是运粮河的流经之地,也是黄河的人海口。运河从鲁南衮州府峄县台儿庄由苏北进入山东境内,转向西北过微山、南阳、蜀山、东平等九湖,进入鲁西大平原,经过四府两直隶州十余州县,最后由德州桑园镇出境进入直隶,全长约一千公里。而黄河则从鲁西南荷泽、濮州由河南进入山东,向东北伸展,在寿张、东阿、东平三州县之间与运河相交,经长清、齐河过济南洛口镇、东下济阳、惠民,蒲台、利津入海,全长近六百公里。在纵穿东南、西北的运河流域和横贯西南、东北的黄河下游,由于历史上长年决口汜滥,淤积沉淀,给两河沿岸广大的土地上,带来了大量的黄河泥沙,形成了大片沙壤阳碱土地带。据估计,全省沙壤土质, 约占全省可耕土地的百分之二十左右。

山东又是一个海岸线很长的省分。从鲁北处于渤海湾的海丰县—(今无棣县)起,经过利津黄河人海口,进入莱州湾,东到登州,威海进黄海,绕山东半岛,过胶州湾,南下至日照县为止,经过五府二十余州县,全长约三千公里。在沿海各州县,无论是沙滩,还是岩岸,由于遭受海水潮汐的袭扰,到处充满了冲积沉淀而生成的低洼盐碱地带。据估计,全省盐碱土壤,约占全省可耕土地的百分之十五左右。

这些盐碱沙荒, 有的是不毛之地, 有的虽可以种植其他农作物,但属于低产田。番薯的全面传入山东,并大面积种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种植其他农作物低产的不足。

第二, 自然灾害(包括旱、涝、洪、潮、蝗灾)是农业生产的大敌。尤其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科学的不发达,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无能为力。一旦遇到自然灾害,轻则粮食减产,重则颗粒无收。

种植番薯和其他农作物比较,具有防灾、抗灾、耐旱、耐涝,不怕虫害的特点。

和其他农作物不同,番薯是一种生长在地下的块茎植物。根据共生长的生理特点,必须把薯秧栽种在隆起的土堆上, 即所谓“起脊尺余,朴在脊上”。因为土堆(亦称薯堆)土质松软, 易于薯块的膨大增长。薯堆与薯堆之间,有一条深沟相距。如遇天旱,借垅沟可以“汲水浇灌”,以抗旱灾。与此同时,番薯本身枝繁叶茂,能大面积盖复地表,使其免于被阳光烈日曝晒,土壤内水分蒸发缓慢,这也是番薯之所以耐旱的主要原因。番薯又可以抗涝,“即遇涝年”,积水可以尽快从垅沟中排出,以免除雨水阻滞,使番薯伤枝烂根。

番薯对蝗虫灾害的适应性, 也大大超过了其他农作物。

因番薯的块根生于地下,一旦蝗灾发生,蝗蝻遮天盖地,顿时禾苗吃光,草木荡尽,“惟薯根埋地中,蝗食不及。即令茎叶皆尽,尚能发生,……蝗去之后,滋生更易,是天灾物害,不能为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