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
明清江南消费性质与消费
边墙兴废与明清苗疆社会
明清时期的北京教堂与中
明清北京的马神崇拜及其
明清时期汉口的发展历程
明清长江中游地区的市镇
明清长江中游市镇的管理
明清时期海岛开发模式研
明清经济发展史上政府作
最新热门    
 
明清江右商研究(下)

时间:2009-7-24 13:51:37  来源:不详
三、江右商的经营方式
 
在中国封建经济结构中,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具有显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突出表现在,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自然经济中包含着商品经济成分;商品经济和自然经济之间、商业经营方式与个体家庭、家族的内部分工之间有着必然和广泛的联系。明时期的江西地区尤其是这样。由于江西商人多为因家境所迫而外出谋生的小商人,因此,江西商人中最常见、最大量的经营方式是个体经营,而整个家庭,则是以农业为本,以商补农。于是男子外出女子持家,或父兄外出、子弟持家,就成为江西商人家庭的基本分工。
光绪《江西通志·列女传》记载了大量丈夫常年经营在外,妻子居家侍父母、抚孤幼的事例,这是江西商人所以能够撇下家庭拖累、肇远服贾的重要因素。如南昌黄庭继,“客游南畿,家徒壁立。(妻)陈(氏)宵分纺织以供薪水”[1]。南城夏曦远经商于粤,妻兰氏居家筹理,“每寒暑,兰(氏)手制衣服寄舅姑”[2]。南昌杨俊远经商于蜀,妻氏奉姑,每尝辛苦[3]。玉山徐一鸿依内兄客游杭州,其妻昌氏始则以“纺织具甘旨”,后“失织纤业,乃学糊锡箔取给升斗,自灌园蔬,买小秫饶儿女,而己食糠麋”[4]。同邑吴士哲贸易姑苏,养母抚孤,皆赖妻林氏,得“无内顾忧”[5]。丈夫出外经商而妻子孤苦持家,成为江西商人家庭分工的基本形态之一。
也有父兄经商而子弟持家者。如东乡王某“商于金陵,以家事付(子)曙斗”[6]。崇仁黄二严,“父客外三十余年,严事母孝,教幼弟皆成立”[7]。广昌毛普圣,父客外二十年无音耗。及普圣长成,身出访父,遍历九江、长沙、武昌、宝庆、岳州,“卒得父于旅舍”[8]。又如南昌刘成,兄客湖南衡阳,元成“以馆谷养父母”[9]。金溪李应科,“父殁时,三弟皆幼,提挈之,至于成人。弟贾于外,数亏负。(应科)岁寄馆谷资之,又独力支全家十余口,不贻弟内顾忧”[10]。乐安陈遵鲁,兄外出经商,遵鲁持家,“事寡母以孝闻”[11]。
还有的家庭则是父子、兄弟分头外出,各自经营者。如吉水周西岫因商死于江南,而其子亦因服贾远游,竟不知乃翁死讯[12]。南丰王仁客吴楚,其弟则商粤西,卒死其地[13]。南昌刘善萃“服贾汉口”,而“兄羁旅滇南久无音耗”[14]。这类现象,多半出现于一些劳动力较为充足的家庭。
至于那些父子、兄弟相偕外出者,其经营规模自然更大,活动范围也更广。如瑞昌陈秀元,“随父贸陕西,腰缠万贯”[15];临川张世远张世达兄弟,“家贫,贷赀买纸,互往汉口贸易”。他们作了分工:一人在家乡收购纸张,兼顾家小;一人则远售汉口,交替进行,形成了简单的购销分工。同邑余承恩,亦“与兄服贾荆门,更替往返”[16]。玉山王允聪,“兄弟三,聪居幼,父母早逝,家故贫。弱冠,负贩营生。及壮,与兄商开宏盛烟作,贸易姑苏。年余,两兄继亡,聪独自筹度,置田产,累赀巨万”[17]。王允聪兄弟实际上又形成了生产、销售一条龙的经营特点。这些都是父子、兄弟相偕经商的例子。而且,长子卒,幼子补,佐父经营,在江西商人中似乎相沿成俗。
此外,在一些劳动力充裕、家产相对富有的大家庭或家族,在家庭内部实行较为有计划的职业分工,商业活动也被纳入整个家庭、家族的自然经济结构中。如会昌欧阳振銮,父亡后秉家政,诸弟“或士或商,各安其业,无敢舍生以嬉者”[18]。金溪周氏为大族,周坤持家,家范严肃,耕读商艺,各职一业,食指赢千,无敢喧嚣[19]。这些都是在自给自足经济条件下家庭有计划分工的典型例子。这些家庭分工的一大特点即在于,“耕读商艺”各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同治《玉山县志》记载吴敦朝一家的分工更为详细:敦朝有七子,士发居长,次士登、士仰、士哲、士勋、士沛、士昱。敦朝殁,士发理家政。“念治生非勤莫济,命登、沛整理山田,仰、哲贸易姑苏,而己亲课勋、昱以学。仰、哲早逝,发抚嗣孤如己子。时登、沛手植成材,发弃书,偕登售木武林,居焉。所得赀,寄归养母。属勋、昱摄其总。……(发殁,登理家),登年老,委家事于勋、昱。食指逾千,雍睦无间。”[20]
独自经营——父子、兄弟相偕经营——家庭、家庭内部有计划的分工,“商、贾、农、艺”各职一业,构成江西商人个体经营方式及家庭分工的三个层次。无论哪种方式,都是以家庭内部其他成员无条件的资助和自我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