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全俄肃反委员会考略(1
清代中期(公元1726—1
十八世紀東南沿海米價市
17世紀廣東與荷蘭關係述
清代臺灣地權分配與客家
6-7世纪拜占庭帝国与西
摩鄰,中国中世紀中國關
6-7世纪拜占庭帝国对中
第17课  世界格局的新变
彩图说明──图17  苏军
最新热门    
 
17世紀廣東與荷蘭關係述論(下)

时间:2009-7-24 13:51:56  来源:不详
所攜貨物在館交易,不得於廣東海上私自貨賣」。[5]10月中旬,完成「朝貢」程式的荷蘭使團被要求按時離開北京。
1657年(順治十四年)1月28日,使團順利到達廣州,但接下來荷蘭人與尚藩和廣東官方的關係出現緊張。原來荷蘭人到北京後把準備的禮物全部送光了,以致回到廣州後沒有任何禮品可以贈送廣州官員,引起不滿。使團離開廣州委託這些官員購入荷蘭人需要的貨物,官員預支貨款14,000兩銀,現在官員門要求為那筆貨款支付每月10%的利息;另外要求兌現荷蘭人獲得自由貿易後贈與的報酬約35,000兩。荷蘭人也很不滿。結果廣州官方告示民眾不許用轎拉荷蘭人入城。商務員蘭茨曼與巴隆進城見「年輕的藩王和市政官」時,遭到一位官員的棍打;翻譯Paul Durette一天夜裏在家中被人暗殺;藩王也不接見使團,「一個稱牙病發作,一個則說先贈禮後見面」。2月21日,使團乘坐快船Koukercke和Bloemendael匆匆離開廣州。
荷蘭人對這次「朝貢」作了總結,快船Koukercke和Bloemendael所裝載的貨物,包括使節帶取的贈禮,價值f.123,367.03.00,銷售貨物所得f.78,736.05.05,總計f.212,103.08.05;而使者帶回的剩餘貨物f.15,466.06.12,上述贏利還剩餘f.196,637.01.9。[6]
滿清以异族政權入主中國,在國際上面臨相當大的敵對勢力,為獲得海外各國對清朝合法性、正統性的承認,同時孤立、打擊以明鄭政權為代表的反清力量,清朝需要海外諸國的聲援,確立以清朝為中心、以朝貢體系為主體的國際關係新秩序。當荷蘭人來到中國時,耶酥會士湯若望(Adam Schall von Bell)告訴荷蘭人,「長時間以來沒有外國使節前去北京」。[7]荷蘭使團的到來,給清朝統治者帶來一個驚喜,因而即使海禁森嚴,清朝也不記前嫌,不在乎許多不利于荷蘭人的傳言,送給荷蘭人一次向大清皇帝行九叩大禮的「朝貢」機會,確立名義上的宗藩關係。
在清朝看來,給予荷蘭人朝貢是莫大「恩惠」,然而這種名惠而實不至的榮耀對荷蘭東印度公司沒多大意義,「八年一貢」與自由貿易的距離何止天壤!荷蘭人對此頗為失望,决定不再派遣使節北上,只是維持「已達成的協定和建立的友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整理出康熙四年七月二十三日《禮部尚書祁徹白等為報荷蘭商船抵閩請求通商貿易事題本》,稱:「又查得,順治十三年荷蘭國來進貢時,諭曰:隔八年來朝拜一次。欽此。如今算來,康熙二年當為進貢之年,但至今尚未進貢。」 [8]荷蘭人對「八年一貢」沒多大興趣,當然不會依期前來「進貢」。




[1] 梁廷枏輯,《粵海關志》,卷22〈貢舶·荷蘭國〉,頁1627-1628。同書又記載順治十三年荷蘭貢使嗶嚦哦口悅 嘢哈哇口惹 到京,貢鑲金鐵甲一副,鑲金馬鞍一副,鑲金刀、鑲銀劍各六把,鳥銃十三口,鑲金鳥銃四口,短銃七口,細銃二口,銃藥袋三個,玻璃鏡四面,鑲銀千里鏡、八角大鏡各一面,琥珀五十斤,珊瑚珠、琥珀珠各二斤,珊瑚樹二十枝,哆囉絨五匹,嗶磯緞四匹,西洋布一百匹,被十二床,花被面六床,大氈一床,中氈二床,毛纓六頭;丁香五箱,共二百斤;番木寇一箱,重三百六十斤;五色番花三包,共三百五十斤;桂皮二包,共二百一十斤;檀香十石,共一千斤。恭進皇后鏡一面,玳瑁匣、玻璃匣、烏木飾人物匣各一個,珊瑚珠、琥珀珠各三串,琥珀四塊,哆囉絨二匹,嗶磯緞三匹,西洋布十八匹,白倭緞一匹,花氈一床,花被面二床,玻璃珠四個,花石盒三個,白石畫二面,薔薇露十壺。
[2] 程紹剛譯注,《荷蘭人在福爾摩莎(1624-1662)》,馬特索爾科(Joan Maetsuyker),巴達維亞,1657年12月17日,頁486。
[3] 《清世祖實錄》,卷103〈順治十三年八月甲辰〉,頁803-804;梁廷枏輯,《粵海關志》,卷22〈貢舶·荷蘭國〉,頁1626。
[4] 允祿等監修,《大清會典》(雍正朝),卷104〈禮部˙朝貢〉,頁6992。
[5] 《清世祖實錄》,卷102〈順治十三年七月戊申〉,頁793;卷103〈順治十三年八月甲辰〉,頁803-804。
[6] 程紹剛譯注,《荷蘭人在福爾摩莎(1624-1662)》,馬特索爾科(Joan Maetsuyker),巴達維亞,1657年12月17日,頁490。
[7] 程紹剛譯注,《荷蘭人在福爾摩莎(1624-1662)》,馬特索爾科(Joan Maetsuyker),巴達維亞,1657年12月17日,頁48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