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体
魏晋南北朝的盗墓之风与
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中少
北魏北齐“职人”初探─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职业
魏晋郊祀及祭祖礼考
魏晋隋唐的坞壁和村
最新热门    
 
魏晋政局与皇甫谧之废疾

时间:2009-7-24 13:55:33  来源:不详
之末,有一段深切感慨之言:        夫爱先人之体,有八尺之躯,而不知医事,此所谓游魂耳。若不精通于医道,虽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危困,赤子涂地,无以济之,此固圣贤所以精思极论尽其理也。由此言之,焉可忽乎?此序作于甘露五年高贵乡公被弑之后,其中痛言忠孝之心,君父之困,决非泛泛之语,确可看出他内心爱憎情感之所在。
  由此,亦可以推想他对于正始名士的态度。正始改制之目的,在于改善君主统治,加强朝廷力量,限制世家大族势力把持选举,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那些出身于地方,门第不高的士人入仕进取,因利益上本无冲突,因此他们这类士人,其实对改制之事并无反感。何晏等人忠于魏室的立场,也并不与皇甫谧的立场相抵触。只是这班新学之士,热衷干进,在政事上却短识无谋,不知兵略,为人作派不为皇甫谧所喜而已。事实上,在高平陵事变之前,皇甫谧已预感到他们必败的命运,且深为之忧虑。《魏志》卷九《曹真传》注引《汉晋春秋》中载:
       安定皇甫谧以(正始)九年冬梦至洛阳,自庙出,见车骑甚众,以物呈庙云:“诛大将军曹爽.”寤而以告其邑人,邑人曰:“君欲作曹人之梦乎!,朝无公孙彊如何?且爽兄弟典重兵,又权尚书事,谁敢谋之?”谧曰:“爽无叔振铎之请,苟失天机则离矣,何恃于彊?昔汉之阎显,倚母后之尊,权国威命,可谓至重矣,阉人十九人一旦尸之,况爽兄弟乎?”
此条记载可以说是史书中反映皇甫谧在高平陵政变前夕之隐秘思想情感的唯一材料,甚值得分析。按所谓“曹人之梦”,典出《左传》及《史记·管蔡世家》:“初,曹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而谋亡曹,曹叔振铎请待公孙彊,许之。旦而求之曹,无之。戒其子曰:‘我死,尔闻公孙彊为政,必去之。’及曹伯阳即位,好田弋,曹鄙人公孙彊好弋,获白雁,献之,且言田弋之说说之,因访政事,大说之,有宠,使为司城以听政。梦者之子乃行”[37]。不久,曹国亡,而曹君伯阳与公孙彊俱被杀。此典故中所暗喻之史事及所隐含的皇甫谧之心态甚为曲折。表面上,似是以公孙彊比喻曹爽等,指责他们乱政。但从谧所言“爽无叔振铎之请”语中,可知乱政者或曰谋亡曹者当别有人。按曹叔振铎其人,与管叔鲜和蔡叔度同为周武王同母弟,武王克殷后封功臣昆弟,他与管、蔡同时被封,成为曹国之君。武王死后周公专王室,管、蔡疑周公之为不利于成王,因而作乱,遂被诛放。此事亦牵连到武王其馀母弟,曹叔等均被遣就国,不再任职王室。司马迁因此将他与管、蔡同传,其与周室之关系地位可知。结合“曹人之梦”古典之原义与皇甫谧和邑人之对话的内容,可对此典所喻指之人事作一分析:其中“曹”乃代指魏室,当无可疑;“谋亡曹”之“众君子”,应是代指司马氏集团,当时许多人都隐约意识到了这一集团将不利于魏室,从魏明帝时高堂隆“臣观黄初之际,天兆其戒,异类之鸟,育长燕巢,口爪胸赤。此魏氏之大异也,宜防鹰扬之臣于萧墙之内”[38]之上疏,到陈矫答明帝“忧社稷”之问,以为司马氏未必为“社稷之臣”[39],可以看出这种猜疑是由来已久的;“曹伯阳”与“公孙彊”,表面上应是代指魏帝和曹爽集团,不过当时在位之齐王过恶不彰,而且以皇甫谧之思想为人,也不可能直斥君过,故此处所实喻者乃为魏宗室的曹爽与何晏、邓等人。耐人寻味的是皇甫谧之邑人以为“朝无公孙彊如何?”这实际上显示出当时一般人的看法,即并不以为何、邓等为朝中乱政之人。“叔振铎”其人,自是代指曹魏宗社之灵。皇甫谧用其古典,以为“爽无叔振铎之请,苟失天机则离矣,何恃于彊”,可见他也并不认为何、邓诸人即公孙彊辈。且人谋亡曹而叔振铎能请待之,实际上说明此时魏德尚未衰微,还远未到亡国之时。然则司马氏之诛伐废立,显然悖于天理。还值得注意的是,皇甫谧将预感中的曹爽之诛,比作东汉宦官诛外戚阎显。《后汉书》卷十《皇后传》称阎显“及弟景、耀、晏并为卿校,典禁兵”,“颇与朝权”,曹爽兄弟的情形自是与之相类似。阎显在历史上当然是过恶很多的人,但是由宦官孙程等十九人所发动的诛灭阎氏的那场宫廷政变,不过是本执贱役之阉人乘间窃权,淆乱纲纪之举,更没有合法的依据。《后汉书·宦者传论》对当时朝廷“不得不委用刑人,寄之国命”,以至使此辈“手握王爵,口含天宪”,“虽时有忠公,而竟见排斥”,“汉之纲纪大乱矣”的局面,尝痛切直陈,而皇甫谧曾祖皇甫嵩,正是当时忠公之臣为宦官所排斥者[40]。由此亦可想见皇甫谧对此辈之观感。所以,此处谧以“阉人十九人”喻司马氏集团,对其所为实无肯定之意。总之,在这一段喻指曲折的言谈中,皇甫谧对曹魏政权及朝中的曹爽、司马氏两大集团各自不同的情感态度,自有明确展现,其亲疏向背如何,可不待言。
  皇甫谧此梦及其后对梦的解说,表明了他对国家社稷命运的强烈关心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