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契丹建国与回鹘文化的关
回鹘牙帐城掠影——蒙古
古代回鹘文史诗《乌古斯
回鹘人的佛教写经
论回鹘语文对契丹的影响
佛教与回鹘讲唱文学
从回鹘文《罗摩衍那》看
敦煌吐鲁番文献所见回鹘
从《弥勒会见记》到贯云
论回鹘文化对西夏的影响
最新热门    
 
回鹘文《弥勒会见记》译写年代及相关史事探赜

时间:2009-7-24 13:48:46  来源:不详
,每一封书附大绫一匹为信。又以绫绡五百匹、果味两车献叶护可汗,并书称:“法师者是奴弟,欲求法于婆罗门国,愿可汗怜师如怜奴,仍请敕以西诸国给邬落马递送出境[16]。”“邬落马”为突厥语、汉语合璧词。“邬落”为ulaʁ的音译。《词典》释为:“ulaʁ——乘骑。遵匐(伯克)之命,在驿站供快递信使换乘的马匹。”(Ⅰ.165)其书信能使玄奘在西突厥境内畅通无阻,“邬落马”一词的使用,都足以说明双方关系的密切程度和高昌汉人对突厥语的熟悉程度。
二、突厥人信仰佛教和使用文字的起始时间
突厥人中最早信仰佛教的,当属车师前国的居民。至晚在4世纪时,佛教便是该国国教。据《出三藏记集》及释道安《鼻奈耶·鼻奈耶序》记载,前建元十八年(382年)正月,鸠摩罗跋提曾以车师前部“国师”的身份随“车师前部王名弥第来朝”。表明该国佛教兴隆,僧侣地位很高。鸠摩罗跋提曾将《四阿含暮抄》、《阿毗昙心》、《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胡本携至长安,并翻译了《四阿含暮抄》。据陈世良先生考证,当时,大小乘佛教都流行于车师前国,并进而推测,公元前1世纪时佛教已传入车师前国[17]。
约自公元2世纪初开始,分布于东部天山地区的乌古斯部落,以“滑”为其共名见诸于汉文史籍。“滑”字古音读gu,为Oʁuz(乌古斯)的略音便译。顺帝永建元年(126年),班勇曾率车师后部王子加特奴及八滑等发精兵击北匈奴呼衍王,故而史籍中又称之为“八滑”[18]。滑国于梁武帝天监十五年(516年)始遣使向南朝贡献方物。此后,有关滑国的记载亦见于《梁书·诸夷传上》及《南史·夷貊列传》等史籍。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内有“大代大魏”大统四年和五年(538~539年)的榜题4篇。其中第三篇题记为大统五年四月廿八日所写的发愿文。发愿文东侧所画的供养人像列西向第一身的题名为:“请()信士滑□安供养像。”发愿文东侧供养人像列西向第二身题名为:“请(清)信士滑黑奴供养/孙昔海。”同列供养人像的第四身题名为:“请(清)信士滑一供养。”该窟的第四篇发愿文的内容为:
夫从缘至果,非祝集无以成功。是以佛弟子滑黑奴上为有识之类敬造无量寿佛一区,并二菩萨,因斯微福,愿佛法兴隆,魔事微灭。后愿含灵抱识,离舍三途八难;现在老苦,往生妙乐,齐登正觉。大代大魏大统五年五月廿一日造讫。
上列滑姓男供养人画像的衣饰,都具有乌古斯突厥人的特征:身穿小口袖圆领褶,头戴卷沿帽,腰带上系有“革占鞢七事”(打火石、针筒、刀子、磨刀石、解结锥、绳等)。正与广布于天山、阿尔泰山地区的突厥石人及梁元帝所绘《职贡图》的滑国使者画像相同。可见,车师后部等乌古斯部落以“滑”为国名和姓氏,正与车师前部王车夷洛及其部众以“车”为姓氏一样,都源于其部族之名——乌古斯(Oʁuz)。据此可知,乌古斯人(或其一部分)至晚在西魏大统四年(538年)时已信仰佛教。
6世纪末,连突厥佗钵可汗也皈依佛教了。《北齐书·斛律羌举传》中就有“代人刘世清……能通四夷语,为当时第一。后主命世清作突厥语翻《涅槃经》,以遗突厥可汗,敕中书侍郎李德林为其序”的记载。其“突厥可汗”,指突厥佗钵可汗(Tapar Qaʁan,=他钵可汗)。《北史·突厥传》亦云:
齐有沙门惠琳,掠入突厥中,因谓他钵曰:“齐国强富,皆为有佛法。”遂说以因缘果报之理。他钵闻而信之,建一伽蓝,遣使聘齐,求《净名》、《涅槃》、《华严》等经,并《十诵律》。他钵亦躬自斋戒,绕塔行道,恨不生内地。
上文所记,约为北周建德二年(573年)事(《隋书·突厥传》略同)。1956年在蒙古人民共和国Bygyt地方发现的一个叫做Makan Tegin(=Muqan Tɛgin=Buqan Tɛgin,木杆特勤)的纪功碑,三面刻写的是草体粟特文、粟特语,另一面则刻写的是婆罗谜文字和梵语[19]。该碑也记述说,佗钵可汗“愿建一大的、新的佛教寺院”[20]。另据《续高僧传·阇那崛多传》记载:北周武帝自建德三年(574年)开始迫害佛教,于周明帝武成年初(559年)到长安传教的犍陀罗国高僧阇那崛多(Jinangupta)打算西归故土。他与和上二人“路出甘州”途经突厥汗国时“为突厥所留”十余年,在突厥汗国传布佛教。另“有齐僧宝暹、道邃、僧昙等十人,以武平六年(575年)相结同行,采经西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