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汉代的女权
汉代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
汉代执法思想中的理性因
汉代北部、西南部边郡经
汉代夫妻关系研究
汉代的家学
汉代民间的西王母崇拜
汉代的“发兵”制度
从《二年律令》的性质看
汉代的诸赋与军费
最新热门    
 
汉代买地券的实质、渊源与意义

时间:2009-7-24 13:53:46  来源:不详
、李季盛沽酒各半,钱千无五十。⑤ 
贞松堂云:“汉人地券文皆略同,惟多讹脱,且语太简质,致不可通。此券云‘桓千东比是陌北’者,谓桓阡之东,比氏陌之北,古‘是’、‘氏’通用。”杨树达先生以为非,谓“桓千东比是陌北田五亩”十字当连读,“‘是陌’者,陌名;‘比’谓邻近也。‘桓千东比是陌北田五亩’者,谓桓阡之东连接是陌之北田五亩也”⑥。今从之⑦。“钱千无五十”,罗振玉谓:“殆谓以九百五十为千,非足陌也。《隋书·食货志》载,梁世自破岭以东,八十为百,名日东钱;江、郢以上,七十为百,名日西钱;京师以九十为百,名日长钱。中大同元年,天子乃诏通用足陌。诏下而人不从,钱陌益少,至于末年,遂以三十五为百云。前籍之载钱陌,自梁始。观于此券,知东汉之世,以九百五十为陌,足补载籍之阙。”亦为确当,可从。石梁亭部,据券文,当属雒阳县。《水经注·谷水》记谷水过河南县城北、千金堨、皋门桥之后,“谷水又东,又结石梁,跨水制城,西梁也”。《晋书》卷六三《魏浚传》:“及洛阳陷,屯于洛北石梁坞,抚养遗众,渐修军器。”同书卷一○三《刘曜载记》记刘曜遣刘岳进攻屯聚洛阳之石生,“岳攻石勒盟津、石梁二戍,克之,斩获五千余级,进围石生于金墉”。石季龙领兵来救石生,与刘岳“战于洛西,岳师败绩,岳中流矢,退保石梁”;刘曜率军进援,“次于金谷”。此处之石梁坞、石梁戍当即东汉雒阳县之石梁亭,其地在汉晋洛阳城西北、盟津之东南,也在上考河南县皋门亭部之东。
_______________
    ①  此券现藏日本中村书道博物馆,转引自仁井田陞《中国法制史研究(土地法·取引法)》,第419页。张传玺《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第51页亦录有此券,其中“田中有伏尸,既□”作“田中有伏尸□骨”,未见图版,无以判断,兹从仁井田陞之释。
    ② 顾炎武:《日知录》卷二二《都乡》;王毓铨:《汉代亭与乡里不同性质不同行政系统》,《历史研究》1954第2期;陈直:《汉书新证》,天津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89页;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编》,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版,第65页。
    ③  居延汉简中见有居延县市阳里(甘肃省文物考古所等:《居延新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7168:E.P. T68:24;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编:《居延汉简甲乙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1476:62·54),觻得县市阳里(《居延汉筒甲乙编》606:32·1,2627:117·30,9616:525·21);荆州凤凰山十号与一六八号墓所出简牍中有江陵西乡市阳里(裘锡圭:《湖北江陵凤凰山l0号汉墓出土简牍考释》,《文物》1974年第7期;《关于凤凰山168号汉墓座谈纪要》,《文物》1975年第9期)。汉代郡县的“市”,一般位于郡县治所(参阅周长山《汉代城市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2—174页)。此处的市南里属于都乡,很可能即处于县城之内的县市之南,故以“市南里”为称。
    ④  东汉雒阳城之北面偏东之门日谷门,见《续汉书·百官志》及《洛阳伽蓝记·序》。《水经注》卷一六《谷水》:“谷水又东,径广莫门北,汉之谷门也。”则谷门因临谷水而得名。据此,颇疑长谷亭部之得名与谷水有关。上引《水经注》续云:“(谷门)北对芒阜,连岭修亘,苞总众山,始自洛口,西逾平阴,悉芒垄也。”则平阴县之南境当及于芒山西北麓。
    ⑤ 《贞松堂集古遗文》卷一五,原件现藏日本中村书道博物馆。文中“即日异”之“异”字,罗振玉指为“毕”字之讹,今据改;“皆□□并”之“并”字,罗振玉释作“行”,吴天颖读作“并”,今从吴。
    ⑥  杨树达:《积微居金文余说》卷二《汉樊利家买地铅券跋》,见《积微居金文说》(增订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34页。
    ⑦  王末卿买地券中有“什三陌”,曹仲成买地券中有“马领佰”,皆足证“是陌”当为阡陌名。
 
  6.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房桃枝买地铅券:
中平五年三月壬午朔七日戊午,雒阳大女房桃枝,从同县大女赵敬买广德亭部罗西造步兵道东冢下余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