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战…
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化…
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
大众传媒在非物质文化遗…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
郭于华:试论民俗学的社…
最新热门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博物馆的地位和作用

时间:2009-9-8 17:38:19  来源:不详
查手册》中所列的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杂技5个大类30个子类。是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类目数量较多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我们博物馆工作者的工作实践中,表演艺术类遗产与博物馆的联系比较密切,在全国范围内也有一定数量的博物馆以表演艺术类文化遗产作为研究主题或专门研究方向,比如北京的戏曲博物馆、崔永平皮影博物馆、苏州的中国昆曲博物馆、评弹博物馆等等都属于专门发掘展示传统表演艺术遗产的专业博物馆,除此以外还有许多与表演艺术相关的人物纪念馆(如梅兰芳纪念馆)、古迹类博物馆(如北京智化寺)、综合博物馆(如湖北省博物馆)也都在开展针对与之相关的表演艺术类遗产的专题研究与展示工作。博物馆对于表演艺术类遗产的保护一般是以收集物质载体(演出服装、道具、乐器等)和相关资料(影音资料、曲谱等)的形式展开的,但又有时不局限于上述形式,经常要在以静态形式展现遗产物质载体之外还要以适当的形式展现表演艺术的动态一面。特别是一些专业博物馆开展的多种形式的综合保护,对于博物馆同仁十分具有借鉴意义。比如中国昆曲博物馆对于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的保护工作就是一例。

中国昆曲博物馆是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报告国家文化部,并经文化部正式批准成立的全国性的昆曲专业博物馆,中国昆曲博物馆建于昆曲的故乡苏州古城区内中张家巷,坐落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晋会馆内。中国昆曲博物馆自创办之日起,就把动态的、原生态的、活化石的昆曲表演定为博物馆最主要的陈列品,并以此作为博物馆的特色和与其它博物馆的最大区别。昆曲博物馆内有精美的清代古戏台,展演昆曲优秀的传统剧目,这些剧目从剧本、音乐(包括乐队的编制和所用的乐器)、演唱、表演、服饰、化妆到舞台演出形式都基本不做修改,保留检场、三面突出舞台、太上板、出将入相、一桌二椅等等,甚至副末开场、老旦团圆等等都尽可能地保持原样,像活文物一样展览演出。除了通过展演体现遗产的动态一面外,博物馆还重视收藏展示昆曲的静态一面。中国昆曲博物馆现收藏有全国最多的昆曲抄本和珍贵脚本,以及数以千计的昆曲文物、实物和资料。并设有《昆曲江湖脚色行当行头展示》、《与古人交——昆曲文物史料展》、《兰苑书香——昆曲作家与作品》等多个展室、展厅,通过丰富多彩的陈列,展示出昆曲宁静的美丽。博物馆还专门组建了《昆曲音像视听中心》让观众能更好的了解昆曲艺术。除此之外博物馆在展演昆曲历史剧目的同时,还像历史类博物馆开展考古发掘那样,还着重开展对非物质状态的昆曲传统演出剧目的挖掘和抢救。经过整理重排了《长生殿》等已经失传或濒临失传的昆曲传统剧目。将博物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了一个更深的层面。

3、 民俗活动类遗产保护工作中博物馆的作用

民俗活动类遗产在《通知》中的正式称谓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是指人类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传承至今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科学价值的传统仪式、节庆、信仰、习俗等各类民俗活动。这类遗产包括了《普查手册》中所列的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传统体育竞技与游艺6个大类40个子类,是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类目数量最多的一个组成部分。

民俗类遗产的博物馆保护在国内已经开展多年,北京、南京、苏州、洛阳、哈尔滨等许多城市都设有民俗博物馆。此类遗产在博物馆内的保护形式也是丰富多样的,除了静态的民俗文物展出外,还可以依托博物馆举办动态的民俗活动。以北京民俗博物馆为例,北京民俗博物馆坐落于繁华的朝阳门外大街141号,馆址设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东岳庙内,是京城唯一国办民俗类博物馆。博物馆1997年成立,旨在征集、保护北京地区民俗文物,研究、展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馆内常年举办老北京民俗风物系列展,每逢春节、端午、中秋等重要传统节日都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