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战…
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化…
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
大众传媒在非物质文化遗…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保…
郭于华:试论民俗学的社…
最新热门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博物馆的地位和作用

时间:2009-9-8 17:38:19  来源:不详
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参与者,担负着收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载体的责任,又掌握着有关遗产的文史资料和专业人才,完全可以通过对遗产内涵进行深入研究,促进遗产的活态传承。

在自发状态下成长起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社会中无需通过研究即可良好的进行传承。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环境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许多在农业社会产生的文化遗产,进入工业社会后慢慢的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正在面临时着快速的消失,在这个时候就需要研究者通过深入研究,使人们对遗产的文化价值和传承和变化情况有全面的了解,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理论支持。这种研究工作对于遗产的保存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传递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类学研究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并对于今天的科技发展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深入研究、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内含的文化信息,对于今天的科研工作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博物馆收藏的遗产载体,拥有的文史资料和学术人才都是开展遗产研究工作的重要基础,凭借这方面优势博物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将会事半功倍。与学术界合作做好遗产内涵的研究者,这是博物馆在遗产保存问题中的另一个重要地位,博物馆应当立足于这个角色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4、 教育推广的工作者

“有效利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又一个重要问题,日本学者樱井龙彦先生始终将保存和有效利用看做是一个一体化的问题,认为“有效利用”是“保存”的主要目的之一。的确,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得到传承发展,就必须得到广泛的社会认知,需要得到广泛的社会认知也就必需在社会范围内被有效利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利用问题上博物馆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一项文化遗产需要被社会有效利用,首先要向社会广泛推广。博物馆作为一个公开的文化机构,举办展览展示,开展社会教育是其固有的基本职能。而博物馆的展览展示和社会教育洽洽又可以成为向全社会开展遗产主题教育重要手段。2006年初文化部、教育部等9部委在国家博物馆联合举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今年文化遗产日期间又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题展》,两个展览都在北京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市民竞相前往参观。展览给遗产带来的社会认知,超乎了主办方的想像。两次展览同样轰动,两次展览同在博物馆举行,博物馆的展览展示、社会教育对于推广文化遗产的作用可见一斑。随着全社会对于文化遗产的了解与认可,遗产必然会得到社会的有效利用,从而走上产业化的道路,形成传承与发展的良性循环。综上所述,在遗产的有效利用问题中博物馆应当做好教育推广的工作者,为促进遗产的有效利用与传承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5、 文化空间的守护者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一个特殊的门类被称为文化空间。所谓文化空间就是指那些在特定时间内举行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及仪式的特定场所。文化空间的概念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双重含义,在空间上它是从事文化活动的场所,在时间上只有在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及仪式的特定时间文化空间才能形成。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特定环境,它一方面关系到其空间内承载各项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同时它自身也是一种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时间性、区域性、承载遗产复杂性的特点,具有十分得要的文化价值。

 联合国公约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基础文件中都有关于文化空间的明确表述。虽然在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文化空间并没有作为一个单独的分类,但是在民俗一类中的许多项目都带有文化空间的特点,其中比较典型比如妙峰山庙会、祭孔大典等都带有文化空间的特点。通过对概念的了解我们不难发现被作为文化空间的场所往往都是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一般由文博单位管理,有的本身就是博物馆的馆舍。这些特殊的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肩负着守护文化空间的特殊职责,他们不仅要像普通文博单位一样保护好自身管理的有形的文物,还要守护着有形文物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