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和发
《四库全书总目》的经学
从经学复兴到考据成 学
庄存与复兴今文经学起因
翁方纲及其经学思想
清代的今文经学-3
清代的今文经学-2
经学即理学 刍议
魏源以 变易 为主轴的今
论公羊学在俞樾经学思想
最新热门    
 
袁枚经学观及其疑经思想探析

时间:2007-3-10 9:03:02  来源:不详
《论语》有《齐论》、《鲁论》之分。齐人最尊管仲,所谓“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以管仲为仁者,齐之弟子记之也。故上篇“齐桓公正而不谲”,下篇“陈成子弑简公”,非《齐论》而何?鲁人素薄管仲,所谓“五尺之童,羞称五霸”,以管仲为无一可者,鲁之弟子记之也。故上文哀公问社,下文子语鲁太师以乐,非《鲁论》而何?均有伪托,未足为信。[56]

正是由于弟子各有所好,亦各有所讳,所记也就各有侧重,因此而造成同一人物前后褒贬不一的矛盾现象。这一看法,应当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综上所述,袁枚在认定六经“亦圣人之文章”的前提下,对传统的儒家经典展开了全面的质疑,诚如其自言:“六经虽读不全信,勘断姬孔追微茫。”[57]这在儒家学说仍然被尊奉为统治思想,并始终占据学术文化主流地位的古代社会,无疑是需要巨大的理论勇气的。即以孔子删经而言,不仅已然成为学术界的定论,而且被视之为“经”之所以为“经”的开端。《四库全书总目》就曾以官修的姿态,明确宣称:“经禀圣裁,垂型万世,删定之旨,如日中天,无所容其赞述。所论次者,诂经之说而已。”[58]而袁枚敢于质疑“经”之名称及孔子删经之说,敢于指摘经书问题,敢于怀疑各部儒家经典,大胆表示自己“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59],这种独立思考的品格,怀疑批判的精神,乃至离经叛道的胆略,在清代中叶的学术界,几乎无人能与之相比。完全可以说,袁枚的经学观及其疑经思想所体现的价值和意义,为清中期呈现多元发展趋势的学术思想界,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仅就此而言,在有清一代的学术思想领域,无论如何,袁枚是应当占有一席之地的。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