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伪托望族与冒袭先祖:以
刘邦与其功臣集团关系析
王粲典定朝仪与其家世学
评陈爽著《世家大族与北
汉魏晋南北朝的家族、宗
明代汉族与女真族的马市
明清珠江三角洲土地制度
明代徽州批契与其法律意
明清时代汉文译著与回族
论《回族人物志》的史学
最新热门    
 
回族与其他一些西北穆斯林民族文字形成史初探—从回回字到“小经”文字

时间:2009-7-24 13:48:40  来源:不详
是阿拉伯文字母,另一个是字母Lam与字母Alif合成的复合字母。由于回回字在元代主要指波斯字,故
笔者推测,波斯人在阿拉伯文基础上创制的另外4个字母,在当时还未被看做独立字母,被归并在与之相近的阿拉伯字母之下,故未列出[21]。
    明朝建立后,为与周边各族、各国往来,造就翻译人材,在翰林院内设置四夷馆,时为永乐五年(1407)。四夷馆初设时包括八馆,曰:鞑靼、女直、回回、西番、西天、百夷、高昌、缅甸。西方学者如伯希和、威立德[22]和日本学者本田实信在研究四夷馆时,都把四夷馆理解为“翻译处”,或“翻译局”。其实,四夷馆是一所学习、研究亚洲诸民族语言文化的学校和研究所,其中的汉字“馆”的含义为学校。所以“四夷馆”是明代或清初翰林院的“亚洲研究院”。这是我国最早结构完备的、带有语言教授功能的“亚洲研究院”。而八馆中的回回馆则是一所官办波斯语学校,或波斯语言文化系。
    四夷馆的首批学生共38人均从国子监生中选出。回回馆开办初期的教师多为通波斯文的回回人。从保留至今的文献看,回回馆的学生与其他各馆一样,其主要学习内容是“译语”。馆内所设课程包括字汇、来文(即波译汉)与敕谕(即汉译波)。生徒的总学习年限是九年,共分三阶段,每阶段三年。在学期间国家供应食米,即助学金。学业完成后,生徒须赴礼部参加考核,以番书译其所作经义。稍通者得联名于进士榜,授以文学之职而继续译书。后来招生范围扩大,目的是使生徒能专其业。学业完成后,朝廷会六部大臣考试。考核通过者,授以冠带。此后须再学习三年,业成考核通过后,授以译字官之职。明中期以后,回回馆的学生多为教师的世业弟子。满清入关后,全盘接管了四夷馆,但更名为“四译馆”。回回馆一直维持到清乾隆初年。其存在时间近350年。
    要学习语言便离不开词典。中国编写番汉对译字书有悠久的历史。现存最早的有关番汉双语字典的目录是北朝时代编写的。《隋书.经籍志》著录了13种鲜卑语书籍,计有:《国语》15卷、《国语》10卷、《国语物名》4卷(后魏侯伏侯可悉陵撰)、《国语真歌》10卷、《国语杂物名》3卷(侯伏侯可悉陵撰)、《国语十八传》1卷、《国语御歌》11卷、《国语号令》4卷、《国语杂文》15卷、《鲜卑号令》1卷(周武帝撰)及《杂号令》1卷。
    《隋书·经籍志》在提到这些鲜卑-汉对照字书时说,“又后魏初定中原,军容号令,皆以夷语。后染华俗,多不能通,故录其本言,相传教习,谓之‘国语’”。这段记载说明,拓跋人进入华北之初,仍保留自己的语言。随着时代的推移,拓跋人逐渐汉化,其母语渐被淡忘。由于鲜卑人没有自己的文字,故有人以汉字记录鲜卑语,编成鲜卑-汉语字书,相传教习。这就是说,汉人在记录拓跋语时,为便于发音,采用汉字“录其言”。因此上述这些字书中的鲜卑词应当都是以汉字音译的形式出现的。可惜这些珍贵的资料今已不存。唐代的元应的《一切经音义》与慧琳的《一切经音义》解释了许多音译梵文词,但未给出相应的梵文词原形,可以说用的也是这种方法。唐以后,用汉字录写他族语言,编写字书的传统代有其人。元代的《至元译语》一类的书籍,也是以汉字录写蒙古语词汇,再给出汉语释义。所以我们可以说,这种字书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双语对译字典。
    录写番字原文并附汉字释义的字典应当起于教界。佛教僧人为研究梵文编写过梵-汉对译字书。此外唐代还出现过为沟通吐蕃与汉族交往而编写的汉-藏对译字书。这种字书与上一种字书相比,更为先进,可以说是现代字典的直系祖先。
    《回回馆杂字》和《回回馆译语》是明回回馆为教学和翻译而编写的波斯文-汉文词汇表。当时的中国人尚不知在字典中按字母来排列语汇,所以使用的是古老词意分类法。分类分别为“天文门”、“地理门”等,相当于今天的分类字典。每个分类分别收录有关词汇。所录词汇包括波斯文原文、汉字注音与汉译。此外明会同馆也编写了一种《回回馆杂字》。即只包括汉字音译与汉译,无回回字原形。《回回馆杂字》与《回回馆译语》为学者们认识回回人先民的语言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
三.前人有关“小经”起源的若干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