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現代中國史學的成立(19
明清珠江三角洲的圍海造
全漢昇在中國經濟史研究
歐洲擴張與生態決定論:
近三十年出土儒道古佚文
鬼奴僱買——明、清之際
摩鄰,中国中世紀中國關
重建關於「中國」的歷史
世界史視野的拓展與當代
全漢昇在中國經濟史研究
最新热门    
 
中國環境史研究芻議

时间:2009-7-24 13:50:37  来源:不详
考古學、生態學與地理學的研究開始影響歷史學家。人類登陸月球對環境史是一個刺激,而1960年代以來的環境主義運動成為驅策環境史的動力。在1970年代,美國開始訂定環境相關的法規,同時,環境史也出現成為一門單獨的學術領域。[1] 
    另一位美國學者奧康納(James O’Connor)認為,就西方資本主義發展的觀點來看,近代西方史學的發展從政治、法制與憲法史開始,到十九世紀中葉至末葉轉向經濟史,到二十世紀中葉轉向社會史與文化史,到二十世紀末葉累積而成為環境史。這種發展與資本主義發展的推移密切相關。環境史是資本主義時代歷史書寫的極致,或更謙虛地說,是其缺失的一環。[2]
澳洲環境史學者葛洛夫(Richard H. Grove)指出,直到1970年代,環境史一詞其實是地質學家和考古學家在討論第四紀和史前人類與環境互動時習用的名詞。新的環境史學主要是受到當代全球環境危機的刺激。但他強調,對環境問題的敏感並不是二十世紀的創見。他指出,自十九世紀中葉以來歷史地理學家就一直探討環境問題,在1956年出版的論文集,題為《人類改變地球面貎所扮演的角色》(W. L. Thomas ed., Man’s Role in Changing the Face of the Earth,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代表了歷史地理研究的一個高潮。此外,1967年地理學家葛拉肯(Clarence Glacken)以羅得島為主題,探討西方自古代至十八世紀對於自然與文化的思想(Clarence Glacken, Traces on the Rhodian Shore: Nature and Culture in Western Thought,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End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堪稱為至今最有深度的一本環境史著作,而其影響也開始得到歷史學家的肯定。葛洛夫把環境史的早期演化上溯至二十世紀初期對於全球乾旱(global desiccation)理論的探討,生態學的出現,利用航空照片研究土地利用,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至於環境史做為一門跨領域的研究,則可溯自1955年出版的霍金斯(W. G. Hoskins)著,《英國地貎的形成》(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Landscape, The University of Leicester)。這本書對於後來研究英國地方史和森林史有深刻的影響,甚至成為霍金斯學派(Hoskins school)。這個學派也成為許多地區環境史的主要根源,尤其是在澳洲。此外,必須注意的是,在後殖民時代早期,環境史主要限於英國、法國、美國、澳洲、南亞和東非等地區,而在1975年以前主要是限於英國和澳洲。當然,在法國另有其學術傳統--年鑑學派--的傳承和影響,至少可上溯至1920年代。葛洛夫特別指出環境史在澳洲的特點,有別於以美國為中心的環境史研究,值得半乾旱及熱帶地區環境史研究之借鏡,也有助於做環境史的比較研究。[3]      
    在1972年8月,美國歷史學會西部分會出版的期刊,Pacific Historical Review,有一期環境史的專刊。在1974年5-6月,法國年鑑學派的期刊,Annales: Economie, société, civilisations,也有一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