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現代中國史學的成立(19
明清珠江三角洲的圍海造
全漢昇在中國經濟史研究
歐洲擴張與生態決定論:
近三十年出土儒道古佚文
鬼奴僱買——明、清之際
摩鄰,中国中世紀中國關
重建關於「中國」的歷史
世界史視野的拓展與當代
全漢昇在中國經濟史研究
最新热门    
 
中國環境史研究芻議

时间:2009-7-24 13:50:37  来源:不详
此,我想先略為介紹近年來外國學者對中國環境史的研究成果,再談個人對於做中國環境史研究的淺見。
在研究中國環境史的外國學者中,最重要的先驅學者當推伊懋可。前面已經提到他在1990年發表了第一篇針對中國環境史研究而提出的構想。在那篇論文中,伊懋可首先指出,科學技術對於環境史的重要性。以技術為中心,進而從氣候、地貎、海洋、植物、動物等各方面的脈絡探討環境變化的型態。他也指出,可從宗教、哲學、藝術與科學角度來認識自然。他認為,在短期內從事中國環境史研究要面臨的問題是,認定一些可以在適度的範圍內完成任務,而且可以引導我們走上正確途徑的研究課題。在這些課題中,最具有潛力的可能是各種不同的社會焦點(social foci),在這些焦點中社會如何做出影響環境的決策,及其造成的回饋機制。以比較不抽象的話來說,這些社會焦點是指各種制度,諸如官僚體系、封建采邑、部落、村落、家庭、有限公司、集體組織等等。此外,他也指出,從經濟史的角度來看環境史研究可以注意五個主題。第一個主題是資源邊疆(resource frontiers),也就是探討在時間過程中那些地區的土地、木材和其他生產因素相對的豐富。第二個主題是水利系統的各種技術與生態。第三個主題是的森林、木材貿易與使用木材的技術。第四個主題是大型馱獸的歷史。最後一個主題是中國的居住環境(built environment)。[4] 在1993年,伊懋可又發表一篇論文,討論三千年來中國經歷了不持續的成長。這篇論文除進一步闡明與環境史相關的觀念外,指出對中國環境衝擊的主因,在早期是由於追求國家的政治和軍事力量,在後期則是人口的壓力。這篇論文也詳述了中國森林消失的過程,以及分析水利系統過度發展,以致於形成技術與環境互動被鎖在內(lock-in)的現象。[5] 十幾年來,伊懋可發表了不少關於中國環境史的論文,這些論文大部分在2004年以《象群的撤退》為題結集成一本巨著。[6]   
    在1993年12月13-18日,有十幾位從事中國境史研究的外國學者出席由伊懋可和我共同主辦,在香港舉行的中國生態環境歷史學術討論會。參與這次討論會的學者大多數是歷史學者,但在討論會中,不同學科的學者,包括歷史學者、考古學者、植物學者、經濟學者、森林學者、地理學者、水文學者、微生物學者一起討論,交換意見,跨領域的對話相當交融。會後,論文經過修改,以中文和英文分別出版論文集。中文本《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於1995年由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出版,收錄論文24篇;英文本Sediments of Time: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in Chinese History 於1998年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收錄論文21篇。中英文本所收錄的論文大致相同,但其中有四篇只出現於中文版,有二篇只出現於英文版。無論如何,這可能是中國環境史的第一部論文集,含蓋的主題範圍相當廣。除了有二篇論文把中國環境史放在亞洲和世界的角度來觀照外,其他論文探討的問題涉及自然環境的變化、人類聚落的變化、邊彊的開發、水環境、氣候變化、疾病與環境、官員對環境的看法、文學作品中呈現的環境觀、民間對環境的觀感、以及臺灣與日本的近代經濟發展與環境變遷。
    在參與1993年討論會的外國學者中,近年有環境史專書出版的另一位學者是馬立博(Robert B. Marks)。他在1998年出版了探討嶺南地區環境史的書,追溯自漢朝以至清朝嶺南地區的開發,涉及聚落與生態環境的變化,人口的增加,氣候變化與農業生產,糧食貿易,倉儲制度與糧食供應系統,稻米市場整合對環境的影響,人口壓力促使桑園圍的發展與山地的進一步開墾,從而造成老虎的消失。[7] 在2002年,馬立博出版了另一本書,從全球與生態敘述的角度來探討近代世界經濟的興起及其環境效應,他認為歐洲的科學並未導致工業革命。[8]
    參與1993年討論會的其他外國學者還有日本的斯波義信,法國的魏丕信(Piere-Étienne Will)、藍克利(Christian Lamouroux),荷蘭的費每爾(Edward Vermeer),美國的安.奧思本(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