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家族合作、社會聲望與地
傳統家族試論(3)
傳統家族試論(1)
汉魏晋南北朝的家族、宗
睡虎地秦简《日书》所见
财产共有制家族的形成与
范氏义庄与宋代范氏家族
从束鹿县张氏家族契约文
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大
明清家族共同体组织民俗
最新热门    
 
傳統家族試論(2)

时间:2009-7-24 13:54:04  来源:不详
 

 

白醜奴與白武興兄弟二人,上有老母,下有妻小,他們一起徵課布調田租,一起計口受田,恐怕很難過獨立的家庭生活,所以白醜奴的家也屬於共祖家庭。

西魏大統十三年的簿册分為兩類,甲類登記户數及徵課的口數(即丁),乙類登記每户成員及受田。[58]甲類户二十七,丁六十八;乙類产九,丁二十一(剔除婢一人)。平均每户的丁數分别為2.5及2.3。前引西凉建初十二年户籍八户十八丁,每户只2.25丁。故一般估計每户大概有2.4丁。我們如果用這些簿册的户丁資料來探討南北朝末年的家庭,對其結構將有更楚的認識。隋文帝代周後,立刻“令州縣大索貌閱”,《隋書·食貨志》曰:“於是計帳進四十四萬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萬一千五百口。”每户以2.43丁計,得隱民十八萬三百零五户,則每产有九口。這數據容有誤差,似不可能太偏高。隋朝建國前夕,隱漏户口的下層民家每家竟有八、九口之多。當有不少兄弟同居,甚至已婚依然同居的家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  池田温,前引書,頁156~165。

[58]  山本達郎《敦煌發見計帳樣本文書殘簡(上)(下)》,《東洋學報》第37卷第2、3號(1954)。

 

    誠如上文所謂,兩晉的官方統計比實際家口平均數稍偏高,但南北朝末年北方細民的家口平均數竟能比擬於西晉初年的官方户口平均數,豈不意味著三百年間(280~580)中國北方家庭結構普遍產生很大的變化。北周太祖根據家庭人口多寡分配住家面積,令曰:“凡人口十口以上,宅五畝;口九以下,宅四畝;口五以下,宅三畝。”(《隋書·食貨志》)當時九口、十口之家恐怕已不稀奇,這是秦漢之人不能想像的。《顏氏家訓·止足篇》曰:“常以為二十口家奴婢盛多不可出二十人。”平民中的大户人家奴婢家僮除外,家庭成員竟有高達二十人的。

隋唐承襲北朝風尚,十口之家遂成為口頭語。[59]唐朝多次舉行户口普查,一般每产平均5.8口左右,個别現象超過六口(參見表一)。這些數據似與西漢平帝元始二年的全國總平均户口數相差不大,但分區來看,漢唐是截然有别的。元始二年各郡國每户平均口數5.50以上者多在西、南邊郡,内地很少高於4.87的總平均數;[60]唐代則不然,盛唐之時每户平均七口的州不足奇,也有高達8.35口者,而多集中在内地。按《新唐書·地理志》引開元二十八年(740)户部帳各州户口數,每户平均大於六口者列表如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