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郑和航海图》并非《郑
郑和下西洋航海图考
郑和下西洋的船
郑和航海的终极点——比
试论郑和宝船
迄今发现最早的郑和下西
明初对外友好关系与郑和
郑和下西洋和中国货币政
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
文明视角下的郑和远航
最新热门    
 
“郑和悲剧”的历史性警示意义

时间:2009-7-24 13:45:44  来源:不详
演“下西洋”型大戏的动机和能力均已消退,只能听之任之,无所作为了。
    郑和以后,明朝全面封锁海疆,越发严格执行海禁政策。在《大明律》中关于海禁有这样的严厉规定:“凡将牛、马、军需、铁货、铜钱、缎匹、绸绢、丝棉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可见禁令用刑之重。1500年时,朝廷禁止民间建船,凡建造双桅船只者一律被处死,到1525年,更明令拆毁所有远洋船只,不仅中止远航,而且连海军也不要了。从此开始了近五百年之久闭门自守的漫长岁月。
    郑和和他的部下被冷落在南京期间,花了三四年整理出了大批“下西洋”资料,包括:历年航海日志、水军编队、生活安排、日常运作、开支账目、联络通讯方式,出使水程的海洋图,天文资料,造船工程图纸,郑和与朝廷的来往文书信件,郑和的私人文稿等等,汇编为《郑和出使水程》档案。这批极其珍贵的资料被移交兵部保管。
    郑和船队实物几已荡然无存。上述“下西洋”官方档案资料,包括用生命和心血创造的航海经验以及有关国防机密等珍贵史料亦已完全失传,据说被明朝政府官员统统烧掉了,也有人以为燬于李自成攻入北京时的大火,或是乾隆编纂《四库全书》焚烧旧籍。所以如今无法知道每次远航的确切规模、到达地点和经过情形;幸有郑和随员的一些记述流传下来,如马欢《瀛涯胜览》,费信《星槎胜览》,巩珍《西洋番国志》,其他如晚明作者茅元仪的《武备志》,一些碑刻,以及小说戏文稗史等,可供约略揣摩。
    “罢宝船弊政”后,终有明一代,朝廷和主流政治界不再在乎郑和的伟大壮举,并且从心底里藐视甚至仇恨这位功勋彪炳的大航海家;没有任何一位文人为郑和写一篇传记,一切官书中都看不到关于郑和生卒年月的记载。直到清末的四百多年间,郑和的名字一直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所谓正史记载,而今唯有清乾隆时大学士张廷玉主编的《明史》的《宦官列传》中有寥寥不到八百字《郑和传》,其中关于郑和的身世,只有三十余字,也不提生卒年月。至于“下西洋”活动中大多数人的名字和业绩,早被当局弃之如敝屣,完全沉没于历史的海洋中了。
    因此,今日缅怀和研究“郑和下西洋”,非常缺乏确凿资料来求证传说中的情节、规模和盛况,有些广为流传的说法其实出自话本小说。清代官方编修的明史《郑和传》记载“宝船”长44丈4尺(142.1米或466英尺),宽18丈(57.6 米或176英尺);据查此数据可能来自一本名为《西洋记》的神怪小说。现代造船专家认为,运用最新高科技手段,也造不出上述大小可供实际航海的木质“宝船”。(作为中国现存最大的木构建筑故宫太和殿,明代称奉天殿,其长度尚不及此船的一半。)《西洋记》也承认,那么大的船凡人是造不出来的,幸得国师施法请来“鲁班师傅”等一众神仙相助。今天若要用科学方法考证这类基本的重要的资料,排除浮夸失实,背离常识,荒诞无稽之辞,或者说要“还原”传说中郑和航海的种种“世界第一”,恐怕不比石器时代考古容易了。
    非同凡响的“郑和下西洋”,毕竟显示了中国人的高度智慧和能力;但无论从国家、民族,以至郑和本人和全体航海勇士们的命运看来,皆以沉痛不堪的历史性悲剧收场;如同一部华丽壮阔、凄美浪漫的史诗长卷,诉不尽神州中华反人性、不长进的自作之孽大格局中任谁也躲不过去的沉沦厄运。
    铺陈至此,事态发展的深层原因已见端倪,“所谓明初“资本主义萌芽说”实属无稽之谈,恰恰相反,一切迹象显示,中国社会存在着某种产生科技革命和资本主义的不可能性。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偶然,“郑和悲剧”则是中国历史大气候决定的必然。
    回顾本文开宗明义大哉三问,“梁启超问题”也好,“李约瑟”问题也好,其实都是“韦伯问题”的一个分支。如果中国存在一种自我否定“万物之灵”天赋特秉创造能力,不容发展形成工业化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症结,那么“郑和下西洋”的封闭性实质、悲剧性结局,以至日后国运衰败,落后挨打,沦为鱼肉,就是早被这种内因宿命般予定,没有什么可以奇怪的了。
    下文将就韦伯的中国问题展开上下求索谋解之旅。
下篇:风雨神州“真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