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郑和航海图》并非《郑
郑和下西洋航海图考
郑和下西洋的船
郑和航海的终极点——比
试论郑和宝船
迄今发现最早的郑和下西
明初对外友好关系与郑和
郑和下西洋和中国货币政
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
文明视角下的郑和远航
最新热门    
 
“郑和悲剧”的历史性警示意义

时间:2009-7-24 13:45:44  来源:不详
寻常的身世、才干和经历看来,必不甘湮没于险恶无常的宫闱政治漩涡当中。郑和若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找回失落了的自我,重拾祖辈雄风,突破前程极限,“下西洋”壮举当是最值得追逐的第一浪漫梦想。本同印度洋无所瓜葛的的朱棣,极可能受了“贴身顾问”郑和的直接影响,终于作出了“下西洋”以及委派郑和为正使的重大抉择。
    3. 史家猜测“下西洋”可能与追缉被推翻后失踪的建文帝以及张士诚余部等有关,但至今无法确证。
    朝廷存在对立的赞成派和反对派。赞成“下西洋”的除了永乐皇帝朱棣之外,一般不是朝臣,而是和尚、相士、太监和军人。这些人以各自的特殊身份影响着皇帝的决策。反对者则多为朝廷大臣,其中以经历了四代皇帝的户部尚书夏原吉(1366 - 1430)最为执着。大臣们的反对,固然有不满宦官参政的原因,但主要着眼于耗费巨资,不利国计民生;由于“下西洋”本来谈不上什么商业意义,所以反对派其实不涉“反商”这一命题。
    夏原吉作为财政大臣,坚持反对铺张糜费的“下西洋”以至劳而无功的“御驾北征”等“不世伟业”,但不能违抗君命,一直兢兢业业,勉力筹划,保障后勤支持。永乐后期,国库经过多年支付“下西洋”、征伐漠北和安南、编撰《永乐大典》、修建大报恩寺、重新疏通大运河等一系列巨型工程,以及建设新都北京城等浩大开支,早已捉襟见肘。这时大臣们纷纷进谏成祖罢远航,连当年支持下西洋的中书舍人袁忠彻等也进言“取宝之非”了。
    1423年第六次下西洋期间,北京皇宫刚刚建好的三大殿被闪电击中,引发大火。明成祖认为是上天示警的凶兆,“诏求直言”时,翰林院侍读李时勉侍讲邹缉等都以“郑和下西洋”为不当之举。加上夏原吉报告国库收支困难状况,使得成祖不得不下旨暂停“下西洋”。
    次年八月,明成祖第五次北征回师途中,在沙漠中病故。子仁宗继位后,夏原吉立刻上书,要求罢“下西洋”事,节约国用。仁宗言听计从,下诏曰:“下西洋诸番等国宝船悉皆停止,如已在福建、太仓等处安泊者,俱回南京,将带去货物仍于内府该库交收。”真的是“人亡政息”了。
    于是浩浩荡荡下西洋的船队被搁置在南京港口,着郑和任“南京守备”(明制本无此职,大约因安置郑和而特设),率部下官兵修理南京宫殿。皇帝竟然不发给他们维持生计的月粮。当时南京的地方官李隆仗义上书请米,仁宗勉强同意,却拨下了专给囚犯吃的罪人米充抵郑和官兵的口粮。
    仁宗在位不到一年就去世了,子宣宗继位。郑和副手为辛勤修理南京故宫竣工的军民请赏,岂料宣宗无故大发雷霆,命令司礼监斥责“郑和毋妄请赏赐”,甚至直接派人警告郑和“谨守礼法、毋窥伺朝廷,一切非理之事,不可妄有呈情。”
    “下西洋”不仅经济效益阕如,政治上也没有明确有效的建立长远外交关系目标。郑和航海停止后,海外诸国与中国的关系马上就疏远了,“外藩贡使多不至”。宣德五年,在南京苦守六年,失意、失望至极的郑和,向新君提出了死谏。那时夏原吉已去世,宣宗为扭转诸番国朝贡不继,国门乏人叩问的失落局面,1431年1月派遣年届花甲的郑和,以较小规模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 
 

   这次郑和船队到达了回教圣地麦加,大多随船穆斯林实现了朝圣夙愿。据学者考证,1433年4月,郑和在返航途中病逝于印度的古里,葬衣冠于南京牛首山。也有另说以为郑和回国后在1435年去世。
    来华纳贡朝拜的各国使节们,多要搭乘下次“下西洋”免费便船返国,恐怕这也是“下西洋”欲罢不能的一个原因吧。一旦罢航,最后一批使节回不去了,不得不在中国等了三年,直到英宗登基后,才有机会搭乘爪哇国的船只回去,但在海中遭遇风暴,不幸溺死了五十六人。
    宝船罢航,海外诸国得不到明帝国的慷慨恩赏,很快离心离德,甚至心生怨怼,朝贡关系不克维持,来自印度、西亚、非洲诸国的入贡旋即绝迹;英宗正统年代之后不久,朝贡制度就名存实亡了。那时的明朝皇帝已经摆脱了《马克白》式心理危机,国势则走上了下坡路,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