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郑和航海图》并非《郑
郑和下西洋航海图考
郑和下西洋的船
郑和航海的终极点——比
试论郑和宝船
迄今发现最早的郑和下西
明初对外友好关系与郑和
郑和下西洋和中国货币政
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
文明视角下的郑和远航
最新热门    
 
“郑和悲剧”的历史性警示意义

时间:2009-7-24 13:45:44  来源:不详
专制王朝,无不爱好花架子“政绩工程”,以虚誉自娱;然而,“郑和下西洋”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由独一无二的明成祖朱棣所促成的非常之举,或者说是一项孤立的超大型花架子“政绩工程”。过去未曾有过,此后不再发生,也不会激起连锁反应。
    朱棣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得皇位,依靠杀人如麻、残酷镇压的高压恐怖手段,掌控着最高统治权力,好比莎士比亚心理描写名剧《马克白》(Macbeth)刻画的那位苏格兰篡位国王,生活在噩梦连连,夜不成寐,多疑和恐惧的异常心态之中,担心继位合法性不获承认,害怕天地祖宗的惩罚。他决意迁都北平,远离冤魂幢幢的石头城。他特别需要借助灿烂辉煌的圣德神功建树“政绩合法性”,换取“奉天承运”的“公允”、自信和安全感。
    朱棣作为强势的篡位新君,当然会效法李世民,一位兄弟相残夺取大宝,具有类似不光彩经历的君主为榜样,向往盛唐贞观治世万邦来朝、不可一世的天可汗威仪,一床锦被何愁遮盖不了百丑?为要赢得大批夷狄番邦来朝,东面以大量恩赏为代价与强悍的日本暂时建立了宗藩与册封关系;北方蒙元残部威胁不止,形势仍然严峻;西部有蒙古帖木儿帝国阻挡;南方除了接壤的安南因内部事端引起明朝出兵干预外,海外诸国几乎从未滋事,一旦出洋宣抚,可期大见成效也。
    朱棣作出南下出海召贡的决策,尚有以下支持因素:
    1. 唐宋两代,海船制造和海运技术都有可观的进步。蒙元政府虽也借重“儒术”治国,但未受“儒家”(“伪儒”)传统的严格制约,奉行比较开放的外交和贸易政策。元世祖忽必烈(1215-1294)不等统一江南战争结束,便诰谕海外国家:“诚能来朝,朕将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元史》卷10)此时蒙古人在俄罗斯、中亚和东欧等地建立了钦察、伊儿、窝阔台、察合台等诸多汗国,中国派出的使者,可以手持令牌一路畅行无阻地到达阿拉伯和欧洲;海上漕运非仅需要,而且空前方便。元代“官本船”与私人航海贸易并存,并颁布了《市舶则法》,设立了保护百姓舶商的条款,因而“富民往诸蕃商贩者,率获厚利,商者益众。”(《元史》卷205)导致海上贸易繁荣发达。
    元代无论航行规模,还是造船和航海技术,都超过了唐宋。元时中国旅行家汪大渊(1311-1350),在郑和出生前三四十年中,曾两次航海周游列国,写成了《岛夷志略》,记载涉及二百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印度洋沿岸和地中海沿岸做了详细介绍,提供了大量关于贸易、航线和民俗方面的珍贵记录。这时中国人眼中的西方已经由西域和阿拉伯推展到了欧洲。
    明初集前朝航海技术和经验之大成,中国航海能力达到了巅峰状态;加之开国以来实行休养生息、移民垦荒和屯田政策等积累的财富,为“下西洋”提供了必要的技能和财力保障。
    2. 郑和的个人因素值得重视。郑和原名马和,生于云南昆阳一个有名望的回族家庭。先祖为西域普化力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的布哈拉)国王,归附宋朝,加封庆国公。宋亡,五世祖归顺元朝为官,后追封咸阳王。曾祖封滇阳侯。祖父封淮安王。祖父和父亲早年曾驾船漂洋过海,到达红海一带,去过天方(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城)朝圣;他们讲述东南亚、印度洋一带海外各国风土人情、珍闻轶事,并以远航圣城为荣耀,想必印象深植孩子心灵。
    马和12岁那年,在改朝换代的干戈动乱中,被明军擒获,作为敌方子弟遣送南京,经过阉割,留在宫廷当太监,辗转落入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门下。
    出身世家的郑和惨遭不幸,成为去势残废贱民,但歷史的荒誕性造就了命運的戲劇性。朱棣在夺权斗争中,不拘一格用人才,突破了乃父关于限制太监的禁令。马和长得浓眉大眼,体态健美,且聪明伶俐,才智过人,忠于职守,出入战阵,屡建奇功,深受朱棣赏识。夺权成功后奖赏“靖难”功臣时,马和因在河南郑家坝战斗中战功赫赫,被赐“郑”姓,并晋升爲四品内官监太监,这是宦官中最高的品级。
    郑和目睹永乐帝猜疑、残暴成性,周围近臣自保也难。刑余阉人尽管立功受奖,忝列庙堂,总是成不了正果;加之出身不好,必须在歧视和倾轧中“夹着尾巴”讨生活。从郑和非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