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家族合作、社會聲望與地
傳統家族試論(2)
傳統家族試論(1)
汉魏晋南北朝的家族、宗
睡虎地秦简《日书》所见
财产共有制家族的形成与
范氏义庄与宋代范氏家族
从束鹿县张氏家族契约文
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大
明清家族共同体组织民俗
最新热门    
 
傳統家族試論(3)

时间:2009-7-24 13:54:04  来源:不详
者(《明史·方孝孺傳》),秦漢之人是聞所未聞的。[111]

  秦漢最重的罪刑牽連的親屬並未超出父母妻子和兄弟姊妹,不牽涉伯叔父母、兄弟之配偶及其子女。這並不意味秦漢統治者對於大逆謀反的人比後世皇帝仁慈,實與當時的社會和家族結構息息相闐的。自戰國以來,里閭普遍推行什伍編組,在基層社會結構中地缘因素逐漸取代以前的血緣結合。[112]史游《急就章》曰:

鬥變殺傷捕伍鄰,游徼亭長共襍診。(第廿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9]  親戚指父母兄弟。

[110]  參見杜貴墀《漢律輯證》(桐華閣叢書,光緒己亥刻)卷一“夷三族”條。

[111]  《史記》及《漢書·鄒陽列傳》皆云,陽獄中上梁孝王書有“荆軻之湛七族”一句,似指秦始皇誅殺荆軻的七族。然而荆軻一生浪蕩,要追索出他的七族怕不容易,故周壽昌《漢書注校補》云:“鄒陽不過甚其辭以明秦酷,何關事實也?”《史記·酷史列傳·王温舒傳》,温舒“罪至族,自殺。其時兩弟及兩婚家亦各自坐他罪而族。光禄徐自為曰:悲夫!夫古有三族,而王温舒罪至同時而五族乎?”王温舒弟之婚家各自坐罪,與他無涉也。

[112]  關於里閭什伍制,我將有專文討論。

《鹽鐵論·申韓篇》曰:“一人有罪,州里驚駭,十家奔亡。”即說明地緣在社會政治結構中的重要性。

    秦漢之際揭竿起義的豪傑大多利用地緣關係,結合知識故人而成集團,很少血緣因素,劉邦功臣集團核心分子如蕭何、曹參、盧綰、王陵、周鲽、樊噲、夏侯嬰、任敖、周昌與周勃皆劉邦之同鄉與故舊,[113]但絕少劉姓宗族。劉邦平定天下後,分封諸侯王,兄弟子姪之外,同宗姓者只有劉賈和劉澤。《史記·荆燕世家》曰:賈,“諸劉,不知其何屬”;澤,“諸劉遠屬也”。說不出與劉邦的確定親族關係。太史公故曰:

天下初定,骨肉同姓少。(《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

劉邦非無骨肉同姓,因為交疏,故少。附從他起事的數百名沛中子弟,可能包含劉姓宗族,但總不能像新莽時代的起事者有强大的宗族部隊。這是秦末各地武力結集的通相,不限於劉邦集團而已。

    當然,六國之後的宗族聯繫一定比下層的編户齊民强靱得多,《史記》說:田儋,“故齊王田氏族也,儋從弟田榮,榮弟田横,皆豪,宗彊,能得人”(《田儋列傳》)。他們的部屬有血緣基礎,與平民竄昇者不同。漢統一天下後,東方的六國之族亦因“宗彊”,而使漢帝“未得高枕而卧”(《史記·劉敬列傳》)。他們成為地方性的豪强,挾持郡守縣令,魚肉鄉里,時諺云:“寧負二千石,無負豪大家。”(《漢書·酷吏嚴延年傳》)可見其跋扈。據說他們的力量根源有一種是宗族,《史記·酷吏列傳·郅都傳》曰:

濟南瞷氏宗人三百餘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於是景帝乃拜都為濟南太守,至,則族滅瞷氏首惡,餘皆股栗。居歲餘,郡中不拾遺。

同宗姓的族人在豪右大家庇護之下,為非作歹,與大家狼狽為奸,如武帝時,灌夫的

宗族賓客為權利,横於潁川。(《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3]  蕭何、盧綰,沛縣豐邑人,與劉邦是小同鄉,其他也都是沛縣人。蕭何為沛主吏掾,敷以吏事護高祖。盧綰與劉邦同日生,兩代世交。王陵,高祖微時兄事之。周緤常為高祖參考,樊噲與高祖俱隱,任敖亦素善高祖,夏侯婴過沛泗上亭,與高祖語未嘗不移日。以上諸人與劉邦都是好友至交。曹參地位較高,周勃較低,但以劉邦的個性與他們可能也多有交往。參見《史記》的世家與列傳。

 

却是濟南瞷氏的翻版。然而瞷氏同姓宗人雖有三百餘家之多,法律上與大猾固然没有關係,實際生活的聯系,能不能和上古、中古與近世以下的宗族比擬,則不無可疑。整體來看當時(尤其齊國以外的地區)宗姓聯系是不强的。

    如上文所論,秦漢的“族”多指三族,即父母、妻子、同產,此外便疏遠了,故不負法律連坐相收的責任;而秦漢之際的“宗”比三族也大不了多少。《史記·吕不韋列傳》曰:“夷嫪毐三族。”篇末史公《賛》曰:“遂滅其宗。”《蒙恬列傳》,胡亥責備蒙毅曰:“今丞相以卿為不忠,罪及其宗,朕不忍,乃賜卿死,亦甚幸矣。”對皇帝不忠,當處殛刑,“宗”不可能大於三族。《淮陰侯列傳》“夷信三族”,太史公《賛》曰:“夷減宗族。”《彭越列傳》“夷越宗族”,《樂布傳》作“夷三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