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傳統家族試論(3)
傳統家族試論(2)
傳統家族試論(1)
南北朝时期北魏与中间地
汉魏晋南北朝的家族、宗
睡虎地秦简《日书》所见
分工与合作:两宋乡役职
财产共有制家族的形成与
范氏义庄与宋代范氏家族
从束鹿县张氏家族契约文
最新热门    
 
家族合作、社會聲望與地方公益——宋元四明鄉曲義田的源起與演變

时间:2009-7-24 13:54:05  来源:不详
有憂色,且以麻束髮,外飾彩縷。問之,泣曰,妾故趙知府女也,家四川,父没家貧,故鬻妾為歸葬計耳。昇即時送還。”

 

    這一類型義田的設立,最初不在明州,而在绍興府,時間在乾道四年(1168),比明州早了二十幾年,創設人是當時的紹興府知府史浩。牠“捐已帑,置良田,歲取其赢,给助鄉里賢士大夫之後貧無以喪葬嫁遣者,附於學,而以義名之”(施宿《嘉泰會稽志》卷一三《義田條》)。明州所以會起而倣效,有地域與人事的因素。一方面紹興府和明州兩郡毗鄰,明州士大夫對這一件事本應頗有所知。另一方面,史浩是明州人,而且是當時十分出名的一位明州人,又肯以他的地位幫助故友、鄉人,在家鄉很有聲望;而首先推動明州義田設立的沈焕,和史浩的關係又非比尋常,沈焕的父親沈銖和史浩是布衣之交,晚年由於史浩向宋孝宗推薦而得改秩;[14]史浩歸老明州,沈焕與其弟沈炳又並居於鄞縣西湖竹洲上史家之宅舍,[15]沈焕對紹興府義田的了解,更有可能是直接得之於史浩。不過四明鄉曲義田的設立雖然倣效紹興府,但在設置方式上,兩者又不盡相同。紹興府義田的設置出自地方長官,運用節餘的公帑,錢糧的出納管理由縣主簿負責,學校教授、學職也參與其事,鄉居官宦則只擔任竅實的工作。[16]也就是說,绍興府義田的性質是官方的,而明州的義田雖然也得到官方的资助,但就早期的性質來講,卻主要是民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玫媿集》卷七七《跋史文惠公帖》:“四明沈氏,累世為儒,鑰幼年猶及識博羅公,是生三子,長子公權,為鄉人師表,晚始得官,太師史文惠王篤布衣之交,薦之孝宗,上殿,改秩為紹興簽判。”按公權即沈銖。

[15]  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卷一六《竹洲三先生書院記》:“史忠定王歸老,御賜竹洲一曲,壽皇為書四明洞天之闕以題之,即所謂真隱觀者也。忠定最與端憲厚,故割宅以居之。而徵君亦授徒於忠定觀中,於是端憲兄弟並居湖上。”按端憲兄弟即沈焕、沈炳。

[16]  《嘉泰會稽志》卷一三《義田條》:“凡有請而應給與給而舉事,多寡遲速皆有程。竅實委之鄉官,錢糧委之縣主簿。米敘散則隨鄉俗,錢出纳則均省計,歲稔及給助有餘則就復增置,教授、學職亦與其事,然維養士不許移用。府帥前後繼而成之者蓋非一人,所以久而不廢也。”

 

四明鄉曲義田倣效紹興府義田而設,而其所以能够成功地設置,和地方元老的支持有關。《絮齋集》卷一四《通判沈公行狀》載沈焕推動明州鄉曲義田成立的經過:

鄉間有喪不時舉,女孤不嫁者,念無以助,聞會稽有義田,惠浹窮乏,其稱甚美。乃請于鄉老、鄉大夫,為之表倡。二公欣然意合,果于集事。以公鄉評所推,屬所以諷諭者。君不憚勞苦,告諭諄諄,誠意孚格,樂助者甚泉。未幾,得田數百畝,儲峙有所,職掌有人,出納有給。毋苟求,毋徇私,必核其實,品量多寡,用而不匱,有餘益市膏腴,愈久愈多,其惠愈博。鄉人義之,感曰:此無窮利也。規約甫立,而君則病矣。

 

文中的鄉老、鄉大夫,據樓鑰《義莊記》所載,應即指史浩、汪大猷。而沈焕是在得到史浩首肯之後,才與汪大猷共同策劃進行。[17]汪大猷和他的父親汪思温都做過高宫,汪思温這時已經去世多年。[18]不僅由於官位,汪家自汪思温以來已領導地方上的救濟活動,聲望一直很高。當義田進行設置時,汪大猷“首割二十畝以為倡”,接着“衆皆競勸,至三百畝,又得郡中益以绝產二頃”(《攻媿集》卷八八《敷文閣學士宣奉大夫致仕特進汪公行狀》),於是就有了五百畝的田地。汪大猷的帶頭捐獻,顯然發生了很大的作用。對於莊屋的購置,辦法的策劃,汪大猷也出了很多的力量。以鄉居高官史浩、汪大猷的地位、聲望作支持,加上因學問、道德而獲得地方人士尊敬的沈焕積極在推動,四明鄉曲義田於是順利成立。後來義莊中設置先賢祠,供奉史浩、沈焕、汪大猷三人的圖像,[19]原因就在於他們三人對義田的創設貢獻最多。義田設立於紹熙元年(1190),設立之後的四年内,沈焕與史浩已先後去世。[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延祐四明志》卷一四《學校考下·本路鄉曲義田莊條》載樓鑰《義莊記》:“淳熙中,故龍舒别乘沈叔晦焕請於文惠王曰,随時拯卹,其惠有限,吾鄉以清白相厲,其能稱物平施者,蓋可數矣。盍用會稽近比,為義田之舉乎?王韪其言,與吾舅謀以倡率諸好義者。”樓鑰所說的“吾舅”,即為汪大猷。

[18]  汪思温以左朝議大夫直顯謨閣致仕,卒於紹興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