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傳統家族試論(3)
傳統家族試論(2)
傳統家族試論(1)
南北朝时期北魏与中间地
汉魏晋南北朝的家族、宗
睡虎地秦简《日书》所见
分工与合作:两宋乡役职
财产共有制家族的形成与
范氏义庄与宋代范氏家族
从束鹿县张氏家族契约文
最新热门    
 
家族合作、社會聲望與地方公益——宋元四明鄉曲義田的源起與演變

时间:2009-7-24 13:54:05  来源:不详
十七年(1157),見孫靓《鴻慶居士集》卷三七《宋故左朝議大夫直顯謨閣致仕汪公墓誌銘》。汪大猷此時以龍圖閣待制奉祠在家,紹熙元年(1190)復敷文閣直學士,見《攻娩集》卷八八《敷文閣直學士宣奉大夫致仕贈特進汪公行狀》。

[19]  《延祐四明志》卷一四《學校考下·本路鄉曲義田莊條》載王應麟《義田莊先賢祠記》:“三賢者誰?忠定史越王、莊靖汪公、端憲沈公也。”又羅濬《實慶四明志》卷一一《郡志·鄉人義田條》:“鄉人且繪王及少師汪公、端憲沈公之像於莊所祠焉。”

[20]  沈焕卒於義田設立的次年,見《延祐四明志》卷一四《學校考下·本路鄉曲義田莊條》載樓鑰《義莊記》,《絮齋集》卷一四《通判沈公行狀》。史浩卒於紹熙五年(1194),見《寶慶四明志》卷九《郡誌·叙人·先賢事蹟下》,原文誤紹熙為紹興。

 

 

三、貧窮救濟與家族合作

 

    沈焕向史浩建議設立義田時,曾經說“吾鄉義風素著,相賙相恤,不待甚富者能之”(《寶慶四明志》卷一一《鄉人義田條》)。樓鑰也曾稱明州為“義郡”,[21]並且對明州的義風有所描述,《延祐四明志》卷一四《學校考·本路鄉曲義田莊條》載樓鑰《義莊記》:

四明鄉誼最重,薦紳韋布,序必以齒。歲時往來,少長有倫,無洙泗間齗齗之歎。承平時大父齊國公以列卿領晝繡,義襟素高,恤孤濟急,不遗餘力,鄉人猶能道之。厥後外祖少師汪公、太師史文惠王、舅氏尚書暨鄉之先達與我家諸父,相繼主盟,此風不墜。

 

沈焕和樓鑰的言論,顯示明州一向有好善樂施的風氣,即使不甚富有的人家也能如此。早在北宋末年,樓鑰的祖父樓异返鄉郡任知州時,已熱心於此。其後汪思温、史浩,汪大猷、其他賢達人士以及樓鑰的伯叔父輩,也曾先後主持過鄉里的救濟工作。可見四明鄉曲義田的設立,不過是承襲了當地原本就有的一個傳統,而更加制度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見《攻媿集》卷八八《敷文閣直學士宣奉大夫致仕贈特進汪公行狀》,卷九○《侍彻史左朝請大夫直秘閣致什王公行狀》。

 

沈焕、樓鑰所講的這種好善樂施的風氣,在明州人物的行誼中可以找到許多例證。南宋初年,汪思温對於“一時寓公寄客困乏不能自存而死、而無所斂葬者,”“為首倡,士大夫應之翕然”,料理他們的後事,所以“四方游士皆以公為歸”(《鴻慶居士集》卷三七《宋故左朝議大夫直顯謨閣致仕汪公墓誌銘》)。樓鑰的叔祖母張氏,自奉至薄,可是“賙人之急,雖多不較,病给以藥、死给以棺者日相踵”(《攻媿集》卷一○○《叔祖居士并張夫人墓誌銘》)。他的哥哥樓錫,“疏財尚義,不問家之所有,貧無告者,時推以濟其須。俸人不足以給用,而食客無虚日”(同書卷八五《先兄嚴州行狀》)。王周伯的祖父,是樓鑰表兄陳居仁的内兄弟,他“高誼樂施”,曾經有士人項伋,至為貧困,“以場屋之舊,叩門無時”,傳達的僕人深感煩厭,他“一聞項之謦欽,則徑出迎之,袖出所贈,以應其須”(同書卷七四《跋王如晦文卷》)。王正功以清貧自處三十年,“然持損有餘補不足之說,有義事亦勉為之”,後來稍有寬餘,“親故有求,隨力以應,隆冬細民乏食,赈與無倦色”(同書卷一○○《朝請大夫致仕王君墓誌銘》)。袁燮記載了北宋末年明州的一位户曹林公,“財雄一州”,而“仁厚善施,義所當與,傾倒不靳”。林户曹即林曄,其女婿袁垌,是袁燮的祖父,受岳父薰炙,“亦以好施,著稱鄉里”(《絮齋集》卷八《跋林户曹帖》)。袁燮的一位世交顧義先,則“親故以急難告,必竭力拯救之。其子之師,妻喪未舉,不俟其有請,捐地葬之。間巷困窮,施惠不绝”(同書卷一九《訓武郎荆湖北路兵馬都監顧君義先墓誌銘》)。袁燮岳丈邊友益的幼弟,是一位考場失意後改而從商的富裕商人,也是“疏財貴義,有前輩風”。[22]

不僅一些從北宋以來世居明州的人士致力於鄉里義事,南宋初年從北方避難而來的士大夫,也有些很快就投入了當地的救濟活動,甚至擔負領導人的角色。例如樓鑰的父執李宗質,南宋初年輾轉經四川、江浙而定居明州,“先世舊物,不遺一簪”,歷經刻苦而後“生理頗裕”,他“時出其餘以濟人,遇歲寒,散廪以食貧者”(《攻媿集》卷一○一《朝請郎李公墓誌銘》)。又如樓鑰尊之為前輩的王伯庠,其父王次翁避難南來,於紹興初年曾任執政,致仕後定居明州,王伯庠“疎財好義,不計家之有無,義所當為,無所吝惜”,明州的義事原本由汪思温主盟,汪思温去世後,“公實繼之,緩急叩門,視所請曲為之經理,故鄉人尤歸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