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史学现代性演进的“
北朝“三长制”四题
北魏“三长制”四题
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大
关于吐鲁番出土文书《租
日本学者对明“四夷馆”
罗哲文谈古建——维修古
图5  庆祝粉碎 四人帮
驳《 说课 四弊》 ——
建立 四维 目标——学习
最新热门    
 
“四姓”辨疑:北朝门阀体制的确立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时间:2009-7-24 13:55:11  来源:不详

  元妃卢氏薨后,更纳博陵崔显妹,甚有色宠,欲以为妃。世宗初以崔氏世号东崔,地寒望劣,难之,久乃听许。

关于博崔、赵李,还有一个需要辨析的问题是《通鉴》记载中“咸纳其女以充后宫”一语,是进入“四姓”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标识,但并不是唯一“标准”。孝文帝纳高门女之事,史籍中还有一例,《魏书·韦阆附韦崇传》:

  高祖纳其女为充华嫔。

由此可证,女入后宫者,并不一定就得入“四姓”;《魏书·皇后列传序》:

  高祖改定内官,左右昭仪位视大司马,三夫人视三公,三嫔视三卿,六嫔视六卿,世妇视中大夫,御女视元士。

可见后宫之内也有一定的等级划分,崔挺之女与崔休之女的地位不一定相同。
  关于博崔、赵李与崔、卢、郑、王“四姓”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后世进入“五姓”婚姻集团的过程,我们将在下文进一步探讨。简言之,就实际范围和时间顺序而言,“太和四姓”的形成过程是由崔、卢、郑、王“四姓”到崔、卢、李、郑、王“五姓”,又加“博崔”、“赵李”,最终形成“五姓七望”。
  综上所述,北魏太和中,对汉人姓族曾经进行过两次清定:第一次是在太和十六年前后的“定四姓”,其目的主要是确定“四海通望”或“四海大姓”,《全唐文》卷五四五王颜《追树十八代祖晋司空太原王公神道碑铭》:

  后魏定氏族,佥以太原王为天下首姓,故古今时谚有“鼎盖”之名,盖谓盖海内甲族著姓也。

而北魏太和二十年的“分定姓族”,主要是确定代人姓族和汉人中的“诸州姓族”,这是作为“四海通望”的“四姓”家族的地位已经确立,因而在当时的诏令中才会出现“一同四姓”之语。由此看来,《通鉴》四姓说与柳芳《氏族论》并不完全对立,只不过在时间和内容上各有侧重。

五、北魏“四姓”的确定与“五姓”婚姻集团的形成

  孝文帝分定姓族的目的,在于调整北魏政权结构,巩固鲜卑贵族和汉族高门的联合统治。但二者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存在一定程度差异,具体到分定姓族的标准问题,就是重当世官爵与重“魏晋旧籍”的矛盾。如何使代人和汉人中两个互不关涉、倾重不同的门第等级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新的门阀序列呢?仅以官爵为断的标准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于是,士族门第中另一个重要筹码婚姻便显示出其独特的意义所在。
  世论门第,必称一婚一宦。汉唐之间,北方士族对婚姻的重视似乎更为突出,所谓“山东之人质,故尚姻娅”[18],“营事婚宦”成为士族为保持和提高门第所必须进行的一项经常性事务。《魏书·平恒传》:

  恒三子,并不率父业,好酒自弃。恒常忿其世衰,植杖巡舍侧岗而哭,不为营事婚宦,任意官娶,故仕聘浊碎,不得及其门流。

《魏书·公孙表附公孙睿传》:

  钜鹿太守祖季真,多识北方人物,每云:“士大夫当须好姻亲”。二公孙,同堂兄弟耳,吉凶会集,便有士庶之异。

“二公孙”,即指公孙睿、公孙遽两个从父兄弟,二人一个是“封氏之生,崔氏之婿”,仕途显达,另一个却因母为雁门李氏,“地望悬隔”,成为士庶之别。史称祖季真“多识北方人物”,看来这种情况可以推及到整个北方社会。士族门第的高下是一个综合性的结果,其中官爵是一个较确定的因素,往往需要数代的积累过程;与之相较,婚姻虽具有某种不确定性,但在某些场合却能起到立杆见影的作用,甚至在一世一门之中造成门第高下的强烈反差。
  “雅重门族”的孝文帝,受到北方士族这种以婚宦论门第观念的深刻影响。《魏书·咸阳王禧传》载孝文帝诏曰:

  ……然则婚者,合二姓之好,结他族之亲,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必敬慎重正而后亲之。夫妇既亲,然后父子君臣,礼义忠孝,于斯备    矣……自兹(太祖)以后,其纲渐缺,皆人乏窈窕,族非百两,拟匹卑滥,舅氏轻微,违典滞俗,深用为叹……

北魏前期,王朝的统治核心是所谓“王室十姓”和“勋臣八姓”,当时存在着“十姓不婚”之惯例,王室的主要联姻对象是“勋臣八姓”[19]。随着北朝社会的逐渐发展,部落制遗存日渐消亡,北魏王室的这种婚姻关系既不为汉族士人所认同,自身也处在分化瓦解之中。为了扭转这种“拟匹卑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